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探讨

2010-02-02 作者:俞孔坚 来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04):34-40+33.
摘要:
分析观光旅游行为的本质,探讨观光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本质。根据衡量这种价值的心理尺度和产生这种价值的景观特性,以景观审美心理实验数据为佐证,提出景观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的理论模型。 本文所讨论的观光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景观(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景观有两类功能,一是硬功能,即景观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载体,它在与人类的物质文化系统相作用时表现出来;二是它的软功能,是景观与人类的精神文化系统相作用时的功能表现,包括景观作为审美信息源的功能,人们观光旅游所得到美的感受,就是这一景观软功能的表现。
关键词:
美学     旅游资源     评价     探讨    

文献来源:俞孔坚.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04):34-40+33.


一、人类进化看观光旅游的本质  


大约在1500万年前,地球由湿热气候开始逐渐变冷,旧大陆(指亚、欧、非三洲)原先的许多闭合的中新世森林景观变为较为开阔的森林--草地景观。人类的祖先离开森林而走向森林--草地,从此开始了人类进化和发展的悲壮历史。只要我们将人与从未能走出森林的同类们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这长达1500万年,占据了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的99.9%的森林--草地生活,给人的生理、心理结构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可以说,也正是这种森林--草地景观,铸成了人类的景观知觉和景观审美的基本心理结构。  


根据古猿人及其环境的研究[1][2]表明,在森林--草地景观中生活的人类祖先,一方面要防止森林中猛兽的袭击,另一方面要狩猎草地的食草动物,采集在林缘草地和水边的草木果实、小动物。这样一个环境中的生存者,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并判断如何御敌、保存自己;能及时发现并判断如何狩猎获得生存的食物;有效地寻找采集地和采集对象。这些能力归结起来,就是对环境中信息的有效接收、处理和利用的能力。而在开敞、半开敞、封闭等各种空间所构成的森林--草地景观中,通过视觉来感知环境比其它感觉器官更有效,从而使人的视觉感知系统得到了最充分的进化,以至到现代,环境中的85%左右的信息都是通过人的视觉系统得到。  


人类祖先在1500万年森林--草地环境中发展和进化, 直到距今一万年前左右,才开始由采集和渔猎过渡到农业和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有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环境。由曾以"猎人-猎物"双重身份挣扎的人,此时开始以自然的管理者和占有者的姿态出现。然而人类在森林--草地环境生活所铸成的, 探索新的景观、新信息的基本心理结构,已淀积在人的遗传物质上,并不时地在现代人的行为中以非功利的形式表现出来。诸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欢呼雀跃,徐霞客登临黄山的赞叹,无不是人类对新的空间,新的景观信息的求知欲得到满足的流露。  


现代的观光旅游,看来似乎是人们"花钱买罪受",是人类活动中的"荒诞"行为。但谁又能否认外出旅游正是现代人所具有的共同愿望,原来这样"荒诞"行为对生活在森林--草地景观中的人类祖先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只不过是到了现代,人类的这种行为失去了其原有的生态意义,而以非功利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观光旅游过程中的信息供求关系及景观美学价值  


既然观光旅游是景观信息的探索和景观知觉过程,是一种景观审美活动,则旅游者在观光过程中得到的景观信息量越多,其所得到的美感就越强烈,景观所表现的美学价值也就越高。而所谓的信息,就主体(信宿)来说是不定性的清除;观光者所得到的信息量一方面取决于景观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而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观光者本身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景观审美的初级心理结构)。景观客体如果不能提供一定量的信息,或者,观光者无法接受景观所包含的信息,都不会产生应有的观光美感,景观也就没有美学价值。所以,观光旅游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一个景观信息的从供求关系(图1)。当主体得到新的景观信息时,便产生了观光美感,这时,旅游者的心理结构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自己的信息量在观光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形成了景观审美的次级心理结构,此次级心理结构又将成为下次观光旅游的初级心理结构。景观的审美层次不断提高;同时,部分观光者为强烈的美感所驱使,便通过多种形式(如诗、画、散文、题刻、建筑等)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景观的热爱。从而一方面使美感以物化的形式又返回到景观中去。丰富的景观信息:如中国的风景名胜中众多的碑刻、题诗,以及因自然景观之美而带来的观景建筑及寺庙,都丰富了景观信息,这方面泰山几乎达到顶峰;另一方面,当人们直接欣赏某些文学、艺术作品时,间接地接受了景观信息,从而促进了景观审美次级心理结构的形成。如我国丰富的山水诗、山水画等都将不同程度地提高人们对观光旅游资源的审美层次。人们对景观信息的接受能力也不断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 



总而言之,观光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是景观和观光者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景观信息系统与景观审美意识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


三、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的信息模型 


1、景观审美意识系统  


景观审美意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要对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评价,就必须对作为衡量景观美学价值尺度的审美意识系统进行研究。如上所述,人类在进入农业社会以前的1500万年的时间里都是以同样的方式--采集和渔猎在森林--草地景观中向大自然取得生活资料,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有普遍一致的景观知觉和审美的心理结构,大量景观审美的心理物理学研究都证明了这种普遍一致性的存在[4,5,6,7](见表1、表 2)。由表2对13个不同被试群体进行风景审美测试表明,各被试群体之间的相关系数(总78对),有80%都在0.80以上,这充分说明人类景观审美的普遍一致性。这就构成了景观审美意识系统的先天自然层次。  


但是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在承认这种普遍一致性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人的后天因素在景观审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2的a是指Hartford市中心被试组与其他各组的相关系数,b是野外娱乐被试组与其他各组的相关系数。表明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某种差异(自Zube[6])。这种后天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景观的分布具有时空分异性,这种分异意味着景观信息的存在,它为人们对新的景观的探索提供了可能性。当习惯于某一景观中生活的人来到另一景观时,如果新的景观他来说既新异,又能接受和理解,他便得到了新的景观信息,并产生相应的美感;反之如果景观对他来说太熟悉已致于不包含新的信息或太生疏已致于无法接受新的景观信息,则景观对它来说就不会产生相应的美感,由表3可知,对当地景观熟悉性与景观审美评判呈强烈的负相关,而对外地的景观审美,则与熟悉性呈正相关。同时研究发现,外地最熟悉的景观也得到较低的审美评价,所以景观的审美与对景观的熟悉性呈倒"U"关系。其他大量心理物理学研究,也都证明了具有不同地理背景的人在景观审美评判方面的差异。在前述的表2中有关数据已反映出城市中心的居民与其它不同被试群体之间在景观审美方面的差异。在(表4-a、b、c),是不同地理及文化背景的人在景观审美评判方面的相关比较。表4a说明当地居民与外地学生在审美评判方面的差异:表4b说明不同地理及文化背景对景观审美之影响,而且研究者还发现荷兰人与丹麦人更喜欢开朗风景,瑞典人更喜欢森林和高山。表4c说明,城市中心的黑人与其他各被试群体在景观审美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其次,人的后天社会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人的景观审美。除前面所述外,笔者在有关研究中也证明了职业和专业教育对景观审美评判的影响[4](见表1、图2)。图2中的数字为景观号(照片),中间的一条直线为回归直线,其附近的点(另外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点)是两群体有共同审美评判的景观,其他点如47,28,07,05等为两群体具有不同审美评判的景观,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种人对不同景观的偏好程度。人的后天经验(包括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又都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不同年龄的人在景观审美评判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综合地反映了人的后天经验对景观审美的影响。由表5可知,总的趋势是年龄级差越大,他们在景观审美方面的差异也就越大。这说明景观审美在一定程度上的后天习得性。  


些讨论都在各种尺度的群体水平上展开,尽管景观审美的个别差异对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的实践意义不是很大,但它确实存在。独特的个性,非凡的个人经历,会使个别人对景观中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映,对景观中的某些信息特别敏感。  


综合上述,景观审美意识系统具有多层次性(表6),其中先天的自然层次是最基本的,其他三个层次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补充,可以看作是人类景观知觉及审美基本心理结构的进化的延续。 



2、景观信息系统 


如上所述,景观信息就主观方面来说是关于景观的不定性的清除。下面我们将从客观意义上讨论一下景观的信息,这时,景观信息就表现为景观在时间、空间上分布的有序性和差异性,对这种有序性和差异性的讨论也可以在景观系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进行。



首先,任何一种类型的景观或某一具体的景观,其各构成元素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空间和时间的分布的有序性和差异性,这就是景观内部的结构,它产生了景观的韵律信息。如,无论是城市风光,山林景观,构成景观的各个元素(不同的建筑物、道路;不同的树丛、草地等),在景观中都有视觉上的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关系;形体上、色彩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时间上的同步性、交错性及序列性等等。因而,景观的韵律信息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其次,每当我们谈到某一地区,某一气候带,或一国家,以及各个季节的景观时,都是就其总体景观特征而言,它是人们对某总体景观中各具体景观的了解、熟悉之后的抽象和概括。具有不同总体景观特征的景观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异,便产生了总体韵律信息或称之为总体特征信息。云雾缭绕、万峰耸峙为黄山等景观的总体特征信息。  


第三,上述两类景观信息都是产生于景观系统结构的信息,景观中还包含着各种自然的和社会文化的含意信息如自然景观的发生、发展的信息,生态信息,景观中的宗教、历史、神话及诗情画意等各种信息,这些都是景观的意蕴信息。当然,根据景观信息的供求关系(图1),这些信息只能不同程度地被部分观光者所接收并产生相应的美感。人类总是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各种规律,来接收和理解包含在景观中的各种意蕴信息。只要景观中的丰富的意蕴信息具某种规律性,而观光者又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则景观的意蕴信息便能被接受。  


上述三种景观信息同时存在于各种景观中,在不同景观中,其所占的相对比例各不相同。各种信息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表7)。 




3、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的信息模型。  


考察景观审美意识系统和景观信息系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平行对应关系,人类共同的系统发育过程,形成了景观知觉共同的心理结构,使人类对具普遍意义的景观韵律信息具有一致的接受能力和情感反应;生活在同一景观区域中的人,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具有共同的景观经验,对各种特征的景观具有相对一致的反应;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同等的人,对景观所包含的自然及社会、文化的意蕴信息具有较为一致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当两个系统的各层次之间相互作用时,便产生一个多层次的景观美学价值系统(图3)。  


韵律美是基于经验遗传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景观内部的客观结构作用时所产生的美,相对而言是一种固有有的稳定的美,新奇美就其客观方面来说取决于不同特征的景观的时空分异性,就主观方面来说,取决于人的后天发育中的景观经验。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现代人对不同特征的景观信息的探索和求知看作是在经验遗传基础上的景观知觉心理结构的发展和进化的延续,所以,新奇美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美,它产生于对不同特征的景观的好奇心;而意蕴美则是人们通过学习后感知的美,一方面取决于景观所包含的意蕴信息之多少,另一方面取决于这些意蕴信息的组织规律及人们对这些规律的了解程度。  


我们就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的信息方法提出一个理论模型(表8)。它有两个基本的评价维量,一是景观信息的可接受性(景观的"可读性"、"可解性",)其所包含的生态意义就是景观的安全感。这一维量在景观信息系统的三个层次上分别表现为景观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景观总体特征的可析性和景观所包含的意义的规律性和典型性。另一维量是景观信息的丰富性(景观”可索性")。这一维量分别表现为景观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总体特征景观的稀有性,和景观所包含的意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一对维量的各量之间(如景观结构的有序性与复杂性之间)存在相互消涨的关系,景观结构如果过于简单,有序性很好,但没有一定的丰富性,则观光者便得不到新的信息,就产生不了韵律美感。反之,景观结构很复杂,但景观各元素之间缺乏联系,没有任何组织性,则同样产生不了韵律美感。许多定量化研究都证明了人的景观审美评判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呈“U"字型关系[14]。其它各对变量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关系。据景观审美研究表明 ,审美态度是在见到景观时的瞬间形成的[15],所以,景观审美作为人对景观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受人的短时记忆活动规律的支配。据有关研究,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一般在5个信息组块左右[16]。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景观的信息组块数在5左右时,观赏者不会感到太复杂,而能得到最大的信息量。如果景观信息组块很多,各组块之间又缺乏任何联系,则景观的可读性就差,其美学价值就会降低。如果组块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联系起来,形成少数高级组块,则景观的可读性和可索性都达到较适程度,景观的美学价值就会提高。联结各景观信息组块的方式很多,如蜿蜒的河流,曲折的游览道,可以使复杂的景观结构的有序性增加,增加景观韵律信息的可读性。各种传说、神话等可以使丰富的自然、人文信息联系起来,增加景观意蕴信息的可读性,这在旅游区规划及导游等实践中都有意义。  


本文提出的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的理论模型不拘泥于对资源具体成分特点的分析和评价,而是用具有普遍意义的维量来衡量景观的信息量,以此来评价资源的美学价值,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在此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方法和心理学的有关方法,可将理论模型转化为各种定量的具体的实际评价模型,并与有关制图方法相结合,实现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的定量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