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再谈设计的生态

2023-01-04 作者:俞孔坚 来源:景观设计学, 2011(5):18-19.
摘要:
今年我们论坛的主题是“设计的生态”,邀请的嘉宾来自学术界、实践领域和政府部门:有联合国人居署的官员,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杰出教授,也有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从业的设计师,还有广大的学生。基于两天来的精彩报告和热烈的讨论,我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过7个关键词,来总结一下关于“设计的生态”的一些内涵。

文献来源:俞孔坚. 再谈设计的生态[J].景观设计学, 2011(5):18-19.


今年我们论坛的主题是“设计的生态”,邀请的嘉宾来自学术界、实践领域和政府部门:有联合国人居署的官员,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杰出教授,也有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从业的设计师,还有广大的学生。基于两天来的精彩报告和热烈的讨论,我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过7个关键词,来总结一下关于“设计的生态”的一些内涵。


第一个关键词是系统:我们讨论和设计的对象从栖居的群落或社区(包括城中村),到城市和区域,甚至地球。设计的生态是人和环境之间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人是这些多层次的系统的主题,可以称之为“人类生态系统”。


第二个关键词是尺度:设计的生态系统是跨尺度的,从微观的社区中的花园、住宅,到巨大的城市和国土,乃至地 球。不同尺度的生态设计要求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有不同的科学基础。


第三是类型:从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到没有绿色的城中村,从完全的绿色到完全的灰色,都是设计的生态系统。生态过程无不存在,我们设计对象的边界已经消失。设计的生态要求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设计等等的边界已逐渐模糊。


第四是适应:因为我们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我们如何使得设计的系统适应改变?这已成为设计生态的核心内容。


第五是网络:我们设计的系统是联系而非孤立的,就如FACEBOOK的点到点、人到人,每个人都处于一个巨大的人际网络之中,人所在的场所之间也是如此,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是如此,我们的交通、水系统和绿色景观更是如此。设计的生态就是要将孤立的个体和局部联系起来考虑。而联系的整体大于部分和个体的总和。


第六是自我组织:我们看到了两个非常好的案例,一个是纽约的中央公园,现在的公园并不是奥姆斯特德当时设计的那样,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的。另一个是“城中村”,自我组织的城中村内部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设计只是开启或引导这个过程,我们并不是要设计一个非常完美的生态系统,而是开启或引导一个生态系统,让自然与社会做功,使其具有弹性和适应环境的机能。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功能性:每个人都在谈论功能性,我这里所说的功能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服务,包括1. 调节服务,比如水文调节、地质灾害防治;2. 供给服务,如水、空气、食物的供给;3.生命支持服务,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4. 文化服务,包括游憩和审美。


这7个关键词都是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各种挑战、已经失去或改变其过程和格局的背景下,关于人类应该如何设计并创造第二自然:设计的生态。


2011年10月16日

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设计的生态”国际论坛上的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