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高技术中心设计的场所性

2010-02-02 作者:俞孔坚 来源:城市规划,2000(05):55-57+64.
摘要:
设计的场所性在于揭示场所的精神,认同于场地的自然与文化现象,与场所的空间结构和秩序对话。如何使高技术中心的设计具有场所性是一个富有意义和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从解读中关村西区的场所特征着手,探讨如何在总体建筑布局和空间设计上回应场所的特征,特别提出对以三条线(风景线、文脉线、和知识线)的回应及以古树点阵为参照座标的建筑与空间布局。 The meaning or placeness of a design lies in its visualizing the spirit of the place, in its identity with the cultural and natural phenomenon and in its orientation within the pattern and order of the place. It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have technopole designed with placeness. Using th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pirit of the place designed the new science park in ways so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place can be visualized. The design especially responded to three links existing with the site: the scenic link,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 link and the intellectual link. The old trees in the sites are used as reference coordinates for the allocation of buildings and open spaces.
关键词:
场所性     场地设计     高技术中心     科技园     中关村;site planning; Zhongguancun; high-tech; science park    

文献来源:俞孔坚.高技术中心设计的场所性——以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为例[J].城市规划,2000(05):55-57+64.


本方案在中关村西区规划国际竞标中获三等奖(一等奖空缺)。主持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合作单位: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俞孔坚。主要参与设计者包括:张东,李健宏,李刚,董涛,胡丽娟,吴本,段铁武,黄国平,权晓红,王咏梅,罗健敏,李文捷,王晓强,王钶。第二轮方案修改过程中还得到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李学军,汤晓舟,肖婷;机械工业部建筑设计院, 陈景来等的帮助。 


引言:场所性及高技术中心的设计  


茫茫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神与灵,这便是现象学派所谓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种精神是大自然和文化历史所给定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适应的外在力量。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Seamon,1980; Relph,1976; Norberg-Schulg,1979, 1988)。这种精神蕴含在场所的性格和空间之中,前者是由自然和文化的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是环境的全部,后者是三维空间结构。要使设计具有场所性,同样需要符合两个方面基本标准,即认同(Identity)和定位(Qrientation)。认同即使人类及其活动归属于某一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环境的总体。通过认同人类拥有外部世界,使人的设计与广阔的世界相联系,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定位则是对空间的结构和秩序的认知和适应。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必须是具有结构和秩序的。设计的过程即是解读场所结构和秩序的过程,也是重建结构和秩序的过程。  


高技术中心是一种国际化的景观,人们更多地注意如何效仿美国硅谷发展高新技术园区,而往往忽视园区场所精神的显现。而实际上,知识经济时代比其它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尊重人性化的场所、乡土文化和环境的多样性,因而更需要设计的场所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中关村西区高技术中心,使其具有场所性,便成为一个极富有意义,同时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以西区规划方案为例,对这一课题做一探索。 


1、 中关村西区场所特征 

 

中关村西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临四环,东以白颐路为界,南为海淀镇南街,西以彩和坊为界,占地0.5平方公里,为大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地段。从总体上讲,中关村西区的规划至少应就场所的以下几大特点作出应答,从而使规划具有场所性。 


1.1 三条线  


三条线即文脉线,风景线和知识线(图1)。 


(1)风景线。即西山风景与中关村西区的联系,西郊军用机场对西部建筑的高度限制,使得西山秀丽山色可以引借入城,成为西区的有机部分,成为高技术中心整体景观难得的资源,可以构成高技术中心独具特色的场所边界。 


(2)文脉线:集中体现在现存的斜街。由于海淀镇最初兴起于古蓟城通往居庸关的大道上,因此,南北向的苏州街古道成为海淀的早期干道。元代,大都城北移,海淀与都城的联系由南北向变为东南一西北向,这时就出现了一条由元大都通往西郊的大道。明清时期,随着海淀街区的扩展,而形成为斜街。清代,当皇家园林在海淀一带兴起之后,斜街便成为京城通往西郊皇家园林的御路。花岗岩石板铺砌,宽数米,两侧有排水沟,规格相当之高,是海淀古镇街道布局的重要标志物。早在80年代初,侯仁之先生就提出过保留海淀斜街的建议(侯仁之,岳升阳,2000)。从某种意义上讲,海淀斜街讲述了中关村和海淀镇由一个御道上的驿站,到民国以后的学府(包括1911年清华学堂在近春园遗址上的兴建,和1926年燕京大学在淑春园旧址上的落成),再到目前的高技术中心这样一个历史与社会的进程。 


(3)知识线。即中关村西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及其它学府之间的关系,这条线是中关村西区作为高技术中心的基本条件,也是最重要的场所特征。它是以高技术人才之间的信息与知识交流的形式出现的,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色。 


图1 场地的三条线:文脉线、风景线和知识线 


1.2古树和古迹  


规划区近0.5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0余棵百年以上的在册古槐树,目前分布在胡同内或院子中(图2 场地内古树分布图)。每一棵古槐都讲述了一条胡同或一个院落的一个故事(图3),它们在空间的分布本身就划定了一个富有意义的景观格局,注释了曾经存在的寺庙、豪宅,或是街道、场院,是历史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即定了一盘围棋的残局,它注定新的高技术中心的景观必须对这一残局作出应答。场地内现有的一些古建筑与古树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场所的特征,也应在规划中加以考虑(图4)。 


图2 场地内的古树分布图即定了一盘景观"围棋"的残局 


图3古槐在讲述这块地方的故事 

图4 文化古迹是历史的记忆 


1.3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走进中关村西区,可以体验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所氛围,一种是边界(特别是白颐路一侧)吵吵嚷嚷的商业氛围和原始的高科技市场氛围(以卖盗版CD和软件为特色)(图5);另一种则是胡同内部,特别是四合院中古老北京深巷生活氛围,详静而安和,大有都市中的葫芦仙境之感。这里你仍可听到"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呵,也可以看到悠闲自得的货郎(图6)。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竟只有一巷之隔。它们将给未来高技术中心的设计带来怎样的启示? 


图5 中关村白颐路一侧的原始高科技市场氛围 图6 中关村西区内部:都市中的葫芦仙境 


2、中关村西区设计的场所性 


上述这些特征是自然及文化过程在这块场地上所打的烙印,从而使这块场地具有个性,具有特质,设计是否具有意义,是否具有场所性,就在于这些特质能否得以显现。 


2.1 回应"三条线"的整体布局  


规划方案在总体布局上回应"三条线"的场所特征,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东高西低,中空。中部形成大明堂,向西敞开,引西山风景入怀,使所有建筑最大面地迎纳西山风景,以作为对风景线的回应。同时,采用大明堂套小明堂的做法,把中部绿地导入建筑群中(图7,8)。保留斜街,并将东南口适当敞开,形成与中部绿地相联的绿色走廊,并作为娱乐和休闲步行街,在亲人尺度上显现古御道的场所精神。  


作为对知识线的回应,本规划形成了分别在一、二层建筑平台上直接与北部的北京大学、东部的中科院相联,并在东北入口作重点处理,作为与学府联系的节点。  


图7 中关村西区规划总图:纳西山、怀疏林、透景引绿 

图8 中关村西区规划模型 


2.2 以古树点阵为参照座标的景观格局  


区内的50余株古树,既是本区规划的限制条件,同时也是形成本区特色的基础。本方案以古树点阵作为参照座标和逻辑关系,甚少在三个方面影响本规划的景观特色。  


第一, 以古树作为圆心,形成户外空间系列,古树都巧妙地结合在三面建筑围合的小明堂之中,或建筑群之间的空间中。即古树点阵作为建筑和户外空间布局的逻辑依据。  


第二, 古树作为一些透景线和空中步道上的节点。环行空中步道是在古树点阵中寻求的一条脉络,使步行者得以在古树冠中或之上穿过,产生远古的生态体验。  


第三, 古树点阵作为某一建筑的形的逻辑依据。本方案中贯穿东西部的弧形半地下展廊的外轮廊,正是依据数株古树的弧线形分布而确定的,从而使古树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建筑也便具有了场所性。 


3.3 两种场所氛围的启示与"技术学者圈"的形成  


高技术中心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是交流网络(Saxenian,1994;Castells and Hall,Peter,1996)。其中一种基本的场所氛围是"技术学者圈"的形成,这不同于商业氛围,而局限在特定的创新型学者和高技术人才之间,与外界相对隔离。而同时开发商要求有相当部分的建筑必须满足商业功能。这两种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矛盾的。而原场地的两种氛围(商业和安居)恰好为本规划处理两种新的氛围供了一种启示。本方案以环行道路为界,将东、南和北的外侧作为外围商业用地,着重形成商业氛围,而环路以内,面向绿地,背向商业性街道,则可以形成科技办公氛围,以形成"技术学者圈"。而在斜街两侧,形成一个内外交流,大众化的娱乐、休闲区。 


结语:


解读和认识场所的空间和氛围特征,是揭示场所精神的第一步,要使场地规划具有场所性,即使设计具有意味,应使场所的精神得以显现。尽管现代高技术中心集中体现高科技的时代精神,具有明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点,但这并不等于它不必具有场所性,相反,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体精神的强调和对文化多样性及地方性的强调,迫使我们更应重视场所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