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旧城改造与古迹保护——西藏昌都中路设计与建设

2010-02-02 作者:俞孔坚 王建 张晋丰 来源: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主导报告/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设部,2001;6-13
摘要:
本文讨论了边远民族地区旧城改造的一个案例:昌都中路。探讨了如何在一个人居环境极其恶劣、城市基础设施极其簿弱但传统文化又非常丰富的地区,设计和建设一个能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经济上可承受的新城区。强调设计和建设遵从自然、尊重人和尊重地方精神的. 并指出: (1) 地方性不等于传统,地方性最终来源于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地形、资源、技术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的适应 (2) 旧城改造应尽量避免外迁居民,要让故土居民共同参与城市开发; (3) 旅游融于当地人的生活,将乡土人的生活过程完整地保留在场地之中,使外在的游客在一个内在人的场所中体验浓郁的民族文化; (4) 就业机会与乡土材料开发融入城市建设过程.将设计和实施建设过程当作一个培训和帮助当地人就业的过程,体现当地人参与建设和为当地人而建的精神.
关键词:
西藏     旧城     古迹     改造     建设    

文献来源:俞孔坚.王建.张晋丰,西藏昌都中路设计与建设[C].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主导报告/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设部,2001;6-13


1背景 


1.1 场地区位  


昌都地区位于藏东,外与云南、四川、青海为邻,内与西藏林芝、那曲地区相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从境内穿过,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覆盖着全地区10.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昌都地区总人口为58万人,在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中居第二位。全地区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4.5亿元。  


昌都镇是昌都地县两级政权机关所在地,是昌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中心。昌都镇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1999年常住人口为3万人。1950年党中央、政务院决定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在昌都实施了第一个战役,解放了昌都镇,为全西藏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并从此开始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经营。昌都作为川藏线上的重镇,在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昌都中路位于昌都市中心地区,是城市轴线的主体所在,海拔3000多米;北望藏东名寺强巴林寺,南端为澜沧江源头( 图1)。这一项目为居住、商业和旅游等功能的综合性项目,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道路和地下市政约1万平方米,地面铺装近1万平方米。自1998年上半年开始规划论证,到2000年10月昌都解放50周年纪念日前已建成交付使用 。


1.2 恶劣的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昌都中路是昌都镇老城区的核心部分,项目建设之前这里人口稠密,没有铺装道路和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没有像样的民居和商业建筑。举目可见只有低矮危倾的老旧房屋和仓促修建的公建,遍地污水垃圾,厕所污秽不堪,火险危机四伏(图2-4)。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推动旅游事业,昌都市决定开发、改建昌都中路,力图使之在城市居住、商业和城市景观上都成为整个城市的精华。 


1.3 浓郁的藏民族文化面临冲击  


昌都镇地处澜沧江上游两条主要支流的汇合处,是一座有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重镇,西藏出土的最大恐龙--达玛拉恐龙和发现的最早人类活动遗迹--卡诺遗址均在昌都镇附近。城市整体布局因山就势,创建于1437年的强巴林寺位于镇最高台地上,城市肌理致密,民居多为1-2层的平顶土木结构。从高地上的围绕强巴林寺的转经路,到三叉路口上的玛尼堆,从寺门前永远的煨桑和寺院卡林中的热烈的辩经,到都都卡(当地集市)的叫卖声和独特的交易方式,从藏红色的僧袍到饰满吉祥图案的民房门头,藏民族文化气氛十分浓郁(图5-8)。然而,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带来的却是来自内地的瓷砖、玻璃幕墙、莫名其妙的水泥塔楼(图9-10)。浓郁的藏民族文化面临冲击。这不仅仅是个城市风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未来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个政治问题。 


1.4 可能而没有发生的悲剧  


一条六车道甚至八车的通直马路(景观大道),横穿城市中心,两侧排列商业店铺,已成大江南北中小城市设计的一个模式,而且往往被当作旧城市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这实际上是城市美化运动的泛滥(俞孔坚,吉庆萍2000),其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交流的危害,以及对城市风貌的破坏,甚至对商业和交通的消极作用(方可,章岩,1998;)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奇怪同样的城市设计概念会出现在昌都这一落后而又竭力向内地学习,向现代化迈进的小城。根据1997年编制的《昌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昌都中路被规划为一条红线宽度达30米的南、北向城市交通干道,在其两侧建设城市的商业、金融区,也考虑将其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轴线(图11)。但是,有关部门在将这一规划方案与昌都当地实际相结合进行操作时却难以付诸实施:在昌都市目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现实基础之上,按原规划方案来建设昌都中路,不仅难以实现其在城市商业、金融建设方面的功能,而且甚至会破坏城市景观的特色风貌,包括破坏强巴林寺的"风水"景观,更不能发挥其城市景观主轴线的作用。  


因此,一切从昌都山地城市的实际出发,使昌都中路不仅满足城市的交通要求,更能满足居住、商业、旅游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昌都中路步行街"的规划设计方案。 


2曼陀罗的世界:设计


2.1设计哲学与目标  


本设计的哲学强调三条原则:  


(1) 设计遵从自然:特别是高原的气侯条件和山地的地形特征。强烈的阳光和热辐射,是建筑的风格和布局的助研要限制因子,也是地方风格形成的源泉。本方案中采用的白色建筑基调和藏红色装饰,以及三合院的单元组合,正是基于这样的气候条件而提出的。在本场地的南北两端之间,地势高差有10米之多,正是尊重并利用了这一高差,形成了建筑自南而北的逐级抬高的天际线,也形成了步行街的高程变化。对当地石材的开发和利用,是建筑与景观认同与自然和形成当地风格的另一关键。当地的青砂岩和红砂岩构成了景观的基底主调。  


(2) 设计尊重人:首先是为当地的使用者而设计,然后才是旅游者。设计借鉴了昌都传统商业巷的楼上居住楼下商业,和前店后厂的手工艺交易模式,设计了商住混合的步行街区。在为当地人改善人居条件的同时,又不使其离开故土,并可将由于增高而扩大的建筑面积出租和出卖给商家。从而获得就业和可持续的收入。而由于步行空间的创造,和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保留,使民风民俗回到街上,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体验环境。场所的内在人和外在人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3) 设计尊重神:即对地方精神的理解和尊重。昌都地处藏东,历代均为重镇,是藏、青、川、滇的会聚处,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叉,积淀、共生,造就了独特而丰富的藏东文化区,它们充分体现了地方精神。经过较为广泛的实地考察,查阅了众多相关材料(图12-16):  


石头文化:在昌都,石头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材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来建造房屋,二是镌刻经文,堆成玛尼堆供宗教活动用,其后者尤使石头文化披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石头崇拜是藏民族自然崇拜的重要物征。  


水文化:昌都地区两河交会,澜沧江自高原浩荡南下,亘古长河使昌都文化与水结下了天然的不解之缘;在城市的江边,在山间的溪旁,院落的水井中,农田的河渠里,处处闪动着水的灵光。   


民居文化:昌都地广人稀,建筑分布比较松散,除少量寺庙建筑外,最大量的仍是传统的民居建筑;而在传统民居建筑上,集中体现着民间建筑、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藏东民居与西藏其它地方相比具有极鲜明的特征:出檐平顶,夯土墙不收分,角部多用井干形式,窗户虽也有梯形收分者,但更多为矩形直窗,在建筑一层、二层多用廊子;另外,在建筑不同部位更有着极为丰富、美丽的细部。  


宗教文化:宗教意味如空气一般渗透于整个藏文化中,在昌都亦不能例外。除最常见的玛尼堆、经幡、念珠、转经筒之外,在各种雕刻、绘画中,在形式和色彩中,随处都有着宗教意义的体现。  


农业文化:农业生产在昌都和牧业一样占有重要地位,在景观上表现有农耕景观的显著特征,如翻晒粮食的平屋顶、木杆、木架等。 


2.2 设计构思――一个旋转与轮回的世界  


从人们手中的经轮到转庄稼地的习俗;从玛尼堆周围一圈转动的人群,到寺庙中的经筒,整个藏民族生活在一个旋转与轮回的世界中,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曼陀罗形象:在白塔的基座上,在华丽的唐卡中,也在厅堂的藻井上。因此,本设计以曼陀罗作为城市空间、景观、建筑布局上的基本形式,通过一系列的曼陀罗,将约300长的步行街联为一体;大到空间组织,小到喷水池和叠泉,这一形式反复出现,全力体现地方之精神和民族之灵魂(图13)。


(1)总体设计  


根据昌都中路开发、建设的目标取向,放弃原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昌都中路规划为车行干道的方案,代之以步行街方案,规划步行街全长约300米,宽82米(两外侧车行道红线距离)(图14-20)。其中,街内步行道宽12米,两侧建筑控制线宽均为25.2米,建筑控制线外侧距车行道边3.8米,车行道宽6米。步行街自北向南分为两段:北段由邮政大楼和昌都商城(北半部已建成)相夹组成,长约75米,轴线方向与胜利街轴线基本垂直;宽20米,两侧建筑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钟塔除外)。南段由八栋建筑组成,长约210米,轴线方向自北段轴线南偏东约9度,从而与北段中心线一起,交叉而形成了一条契形轴线,使不冲对寺强巴林寺。其中Z1~Z4栋一层作商业用,二层以上作居住用,S1~S4栋一、二层均作商业用,三、四层作居住用(一居室式公寓);建筑最高五层,高度控制在16.10米以下。  


步行街建筑随地形自北向南层数逐次降低,以形成错落有致的立面轮廓;在内侧,建筑底层均内凹形成骑楼形式,前后贯通,局部(中心广场)作两层骑楼,以创造步行街所需的商业氛围。在南、北端部,南、北段转折外及中部共设有四处休憩广场,产生出收放有致的空间韵律,并以曼陀罗空间形式,将整个步行街在空间上完整地统一起来。步行街内部通过宽度不同的六条横向通道与外部车行道相联系,既打破空间的封闭性又不破坏内部空间的完整性,同时方便了步行街的使用。  


步行街内部为全步行区域,不允许机动车及自行车进入。南段S3、S4栋地下层设计为停车库(若投资充裕,可考虑将其贯通为大型地下停车库);北端昌都商城(含S5栋)地下层将来应改建为停车库,另外步行街东、西两侧车行道也可供道边停车;这样,即使步行街的商业规模在将来超过现设计规模,也可基本解决机动车的停车问题。在步行街北、南两端及横向通道入口处,都设有放大处理的小广场,以满足人流集散以自行车停放需求。步行街内凡台阶处均设有残疾人坡道,以方便残疾人及手推车的通行。 


(2)建筑设计  


步行街内除邮政大楼和已建成的昌都商城北半部分外,另有的九栋建筑(Z1~Z4、S1~S5),其基本功能皆为商住。Z1~Z4栋均切分为六或四个单独的块体,每一体块都从底层至顶层独立构成一个单元,单独设门对外,可为一户所拥有。在交通流线安排上,居住用交通与商业用交通分别独立设置,互不干扰。在S1和S2栋间二层高度,在中部广场南、北两端各设一座过街楼,使S1、S2栋在空间上连为一体,创造立体的商业空间。另在步行街南北两端各设一座景观牌楼,起入口引导作用。 


建筑总体风格借鉴藏东民居风格,但决不模仿或照搬,而是根据现代功能需要和当地气候及地形,审慎地用现代建筑的手法,在传承昌都地区独特的民居文化基础上力图有所创新。建筑柱网配合常规模数的要求,开间柱距设为5.1米,其数值正是当地传统民居柱距2.5米的约两倍;细部装饰如门窗、檐口、柱头等均取材于当地民居,但予以适度提炼、简化,使之在具有现代功能的新建筑上焕发新的生命;材料以当地石材为主,作砌体或外饰面。建筑空间形式汲取当地传统民居的菁华,借鉴如天井、三合院、柱廊、上层悬挑、屋顶晒台等诸多形式;同时考虑到在传统藏式建筑中没有通常意义的商业建筑的情况,探索创造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藏式建筑的商业空间。配合形成广场界面的曼陀罗形状,在步行街北、南及中部建筑的角部作了一些转折处理,以体现建筑空间及景观中的地域文化氛围,创造丰富多彩的体验空间。 


(3)环境设计  


步行街景观环境空间由县政府西侧的市民广场及步行街内的四处小型广场和连接上述广场间的街道构成,以水景、植被、铺地、小品设施作为基本要素。广场空间的形状基本由周边建筑界面围合而成,为曼陀罗形式,取材于藏文化中最浓郁的宗教涵义――"轮回"形式,具体为:县政府西侧与昌都商城和邮政大楼间的广场形状为一裂变的曼陀罗(被城市道路穿过);邮政大楼、昌都商城与Z1、Z2间之小广场为一扭转的曼陀罗;S1与S2间之广场为完整的曼陀罗;S3与S4间之小广场(南入口前)是一错位的曼陀罗(图21-23)。  


在上述各曼陀罗式广场上,均以亦具有曼陀罗形式的水体景观作为核心,水体形式为涌泉、溢泉、喷泉或跌水等;水景之间又以暗管或水渠相连接使水流从北向南,从高向低、跌宕流淌,喻意扎曲、昂曲汇聚而成的澜沧江自青藏高原曲折波澜地入海的过程――充分反映最能代表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水文化意义。另外,这些水景也会为步行街内的顾客、游人提供观赏的乐趣。考虑到昌都地区冬季冰冻的情况,水池深度一般控制在30厘米以内,池底铺细白卵石,使之在冬季停水后仍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沿步行街中轴线,穿过上述五个广场及其核心水景,用暗红色砂岩(当地石材)铺一条60~90厘米宽的"基轴",在轴线转折处,红色基轴随之转折,出现楔形交叉。古老的楔形符号给人以悠远的而深沉的想象;以此轴为主干串连以上述五广场。五处广场都以水体景观为中心,用红色砂岩铺砌环状波纹,渐次散开。除这些铺装图案外,大的背景基底以毛面青砂岩铺砌。  


以街道景观轴线为中心,在水景、池岸两侧结合水池岸线,布置宽度不同的小型绿地,并设置灯光照明设施,以烘托夜晚的商业购物气氛。街道中的坐椅、小品设施等,其形式、色彩、材料构成等均反映当地的文化内涵(图21-23)。 


3讨论  


本项目的实施建成,有以下几点值得城市建设者和设计者借鉴:   


(1) 地方性不等于传统:城市景观与建筑的地方性或地方特色不等于传统风格,当然,传统风格体现了地方性。地方性最终来源于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地形、资源、技术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的适应。其中技术和人类生活方式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出现分野的合理原因。基于这一认识,本设计首先本着谦虚的态度,解读乡土景观和建筑,以理解传统风格中对地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并以同样谦虚的态度体验和理解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和信仰。于此同时,理解当地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并进而考察为什么内地现代建筑得以长驱直入,因为设计师没有提供除此而外的第三种选择:具有地方性的现代建筑和城市空间。而正是这第三种选择,是本设计所追求的。  


(2) 旧城改造不必外迁居民:旧城改造,特别是中心地带的改造,往往因为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地价飞涨或开发商的介入及就业问题,使原居民全部外迁。这种方式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以为学者门所重视(艾丹,1998;谭英, 1998; 刘阳,1998),西方近百年的旧城改造史也对此做了很好的脚注(Garvin, 1996)。新城市主义思想让我们认识综合土地利用方式和故有邻里关系的价值。基于这些认识,本设计强调原地居民参与改建过程,将多余而不能承担的面积出让给投资商,并从中获利。  


(3) 旅游融于当地人的生活:为迎合游客而制造假诸如民族村之类的假景观已成为民族地区的普遍现象,这样的假景观没有任何当地人的生活气息,没有场所感,即景观现象学家所谓的"失去地方"(Placeless, Ralph, 1976). 目前昌都还不是对外旅游开放城市,但开放是迟早问题,旅游是未来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商住步行街的设计也正是一个为未来旅游设计的场所,但首先是一个当地人生计和生活而设计的场所.将乡土人的生活过程完整地保留在场地之中,使外在的游客溶于一个内在人的生活场所,中体验浓郁的民族文化.   


(4) 就业机会与乡土材料开发:援藏项目往往从设计到施工,由内地某个城市向当地贡献的交钥匙工程,就连施工队也是内地派遣的.当地人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参与性往往较差.而本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建设过程是一个培训和帮助当地人就业的过程.从方案开始,北京的设计组就请当地藏族技术人员参与交流,互相学习,使其回去后能贯彻设计精神. 本项目选用了当地的两种石材,用量很大,为次在当地开发了采石和加工一个产业.起初,当地藏民不懂石采加工,建设组织者便邀请福建石匠领班,当地地人参与.不久,许多当地藏民便学会了加工技术.因此为当地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是本项目体现当地人参与建设和为当地人而建的精神.   


以上几点可视为对本设计哲学,即设计遵从自然、设计尊重人和设计尊重神的进一步注解。但归根结底, 项目是否成功,当地使用者最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