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论文 >  正文

“红墙”的期待——宝光寺广场回访

2010-02-02 作者:龙翔 凌世红 阙正清 来源:建筑创作,2003(07):80-82.
摘要:
  宝光寺广场项目开始于2001年八月,从设计到竣工历时一年零五个月,现在回想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项目从设计到完工交付使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撰此短文一是对工程回访作一个小结,一是对工程的得失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红墙     广场     期待     回访    

文献来源:龙翔,凌师红,阙正清.“红墙”的期待——宝光寺广场回访[J].建筑创作,2003(07):80-82.

一、 引言


  宝光寺广场项目开始于2001年八月,从设计到竣工历时一年零五个月,现在回想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项目从设计到完工交付使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撰此短文一是对工程回访作一个小结,一是对工程的得失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二、 工程背景


  成都新都县宝光寺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重要的佛教寺院,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并且在寺院中还保存着众多的历史文物。 


  宝光寺前广场用地包括一条宝光寺旅游参观道路和空地。南北长二百多米,东西宽131米,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除主广场外,还包含5.01亩的停车广场。广场南面为川陕国道,北面是历史悠久的宝光寺。东面城市规划是宾馆;西面则是旅游商业建筑。它们与宝光寺三面围合,形成宝光广场的基本围合空间。 


  作为委托方的新都县房地产管理局,在设计之初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一、设计重在体现新都的历史与文化特色,以巴蜀文化为背景,以巴山蜀水为内涵。以宝光寺为具体切入点,同时作为游客与居民的休闲与聚会场所。商业功能也是本广场不可分隔的一部分。二、设计必须体现宝光寺的地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的地方原则。三、设计必须切实考虑游人的休闲行为,重视对人的关怀,体现人性的设计原则。宝光广场的主题思路是构思一个清新休闲的旅游生态广场,烘托宝光古寺颂扬佛教的宗教目的,使千年古寺在新时代焕发更新的魅力!


三、 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方案定位   

  针对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我们首先进行了现状条件的分析,得出了广场定位及设计的指导思想。广场应主要满足文化、交流休闲和商业三个方面的功能,作为寺庙前的广场更应该体现得是人与人的交流,人的活动和主动参与是广场的本质特征,所以广场的定位为:  


  1、交流与休闲:广场应作为游客与居民的休闲与聚会场所,重点体现人的主动参与。 


  2、文化:体现新都的历史与文化特色,以巴蜀文化为背景,以巴山蜀水为内涵,以宝光寺为具体切入点。   


  3、商业:地处旅游景点,商业功能是本广场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二)景观规划方案特色   

  1、 延续城市肌理,以"红墙"界定边界和亲人尺度。宝光寺外围的红墙成为我们在设计中的重要尺度表,它同时也是城市的一处重要肌理。我们以它的尺度为参考又延伸出一段围墙,将广场的围合感进一步强化,同时界定了广场的边界和整个广场的亲人的尺度,同时红墙肌理的延续为广场与寺庙的和谐统一谱好了基调,我们要得是一处相对静逸的亲切的寺前广场空间。  


  2、 可参与性水体的设计,水的灵性、水的流动、水的清凉、水的洁净乃至水的倒影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和她亲近,因此我们的水体设计是可参与的,人们是可以戏水的:喷泉不再是被围起来,孩子可以钻到旱地喷泉里嬉戏;顺着踏步向下走几步就可以伸手触到溪流中潺潺淌下的溪水;长长的步行道穿过静静的水面,水中倒映的荷花红墙相映成趣,我们可以摸它,听它,观赏它,我们离水很近很近。  


  3、 人性的场所,对普通人的关怀。上一段提到的边界都有着良好的遮荫并且有可以休息的坐椅或平台,成为良好的人性场所,并适应当地人们乐于乘凉的生活方式:一是树阵结合踏步形成一处利用地形,提供林下休息的场所,人们可以停下来坐在平台间一边看着在小溪边戏水的孩子一边休息闲谈;一是蜿蜒流淌的溪流及岸边的荫棚,流动的溪流配着从静水面下泻的瀑布所来的水声和飞溅的水花,将小溪变成整个广场最吸引人的地方,同时荫棚及树阴给人提供了休息的场地,人们可以在阴凉下赏析黑色镜墙之上的题词和浮雕,阅读浮雕所讲述的宝光寺的故事,讲述的前人的来历,讲述的大地的变迁。广场不再是苍白空旷的场地,而成为人们相互交流讲述故事的场所,从此不再苍白,他有了活力,在延续这里新的故事……   


  4、 陶砖、红砂岩板和平静的水面构成细腻的地纹质感,并和寺庙以及川西的文脉暗合,材质不求昂贵,但求场所性和地方特色。广场的地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通寺门的甬道,为陶砖铺砌,延续寺庙地纹的肌理,陶砖小尺寸以及砖所特有的文化性和细腻感,将人们提前带到了寺院静逸的空间氛围之中,配以甬道两侧的树阵的围合,更强化了通向寺门时崇敬与期待的心情;一是广场下沉部分选用的红砂岩板,红砂岩是川西特有的石材,其质感细腻质朴,源自当地使人更感亲切 ,用在下沉部分也是希望有出于本地的感受;一是广场东部的静水面,平静的水面,穿行的步行道,幻象的倒影往往使人平静,引发联想,配以红墙睡莲更增添了在寺庙前的浮想与凝思。这三种地纹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标高上,他们之间由树阵以及溪流相联系,树阵和溪流作为边界成为整个广场中信息量最大的区域,是人们休息并相互交流的主要区域,也是我们在设计中重点处理的区域,最体现设计关怀的区域。   


  5、 精致的细部设计,作为与人接触最直接的广场细部,是景观质感的重要体现,一处好的景观它的细部一定是精美的。我们在广场的细部设计将重点放在林下台阶和溪流两岸这两处人活动最多的区域:精心设计了阶梯状的休息树阵;溪流旁的曼佗罗荫棚;静水面中的叠石塔;荷花池旁的休闲平台;曼佗罗涌泉和旱地喷泉,他们向在广场中休息的人们展现了景观工程的精细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工业化美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所带给我们的技术美。   


  6、 无障碍设计,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对残疾人的关怀是不可少的,广场的主要入口都设置了残疾人坡道,方便残疾人的行动。 


(三)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红墙"工程的"得"与"失" 在方案设计阶段我们为说服甲方,使红墙得以顺利建设,着实动了一番心思。甲方最开始提出反对的理由是红墙对广场东侧的商业建筑有遮挡,并且希望从广场到达东侧的商店比较便利,针对于此,我们在施工图设计时将商店附近的红墙处理成片段式,使视线通畅,减弱红墙对商店的遮挡。同时保持南北两段红墙的完整性,并在广场中增加东西方向贯通的步行道,来增强广场东侧的通达性。经过修改的方案得到甲方的认可,红墙的钢筋混凝土墙身得以顺利建成。但就在广场的主体部分将要竣工时,甲方不知动了那根筋,将墙身已经浇注好的红墙又拆除了,现在想来也许是设计阶段还没有将甲方完全说服,一致其一直抱着落后的观念在实施阶段又一次抬头,招致了严重的损失。看来在落后景观观念势强的时候和甲方的交流要持续不断方可见成效,转变甲方观念之路真是任重道远。  


  2、步行街的加宽步行街在方案设计时是一条直通寺门的甬道,空间尺度宜人并拥有非常好的遮荫,道路中间有光带和菖蒲种植带,层次丰富,人们可以在林荫下躲过烈日沿甬道光带直抵寺门。实施中,也许是甲方要排场炫耀,坚持要将设计中的步行街加宽,树木移远,我们经过反复说服还是无法挽回,致使实施的结果与设计相去甚远,道路中间成了没有任何蔗荫的地方,为了露出所谓的路面,亲人的设计变成非人的设计。   


  3、曼佗罗景观亭的结构尺度被放大原设计中拥有结构力学美的现代的景观亭,可能是由于施工技术和对结构计算过于保守的问题,结构构件均被加大加粗,使原来结构精巧的设计大打折扣。  


  4、静水池中被加入喷泉原方案宁静的水池,对追求炫耀甲方眼中是无法接受的,破坏性的加入几眼喷泉,原先宁静素雅的景观氛围,被严重干扰。   


  5、格格不入的古典园林式栏杆原方案中的栏杆采取和红墙相似的整体式处理方式,利用片段处理形成透空的效果,现代、安全、美观并和广场整体环境相协调。但甲方还是无法接受这种栏杆的非传统做法,换之以传统园林的古典栏杆,使之格格不入,很不协调。  


  6、 水岸处理太生硬水岸的处理是整个景观工程的重头戏,原设计意图是将水岸作成自然肌理很强的溪岸。但施工处理还是人工味道重、生硬,没能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意图,是工程实施的一个教训。  


  7、 铺装材料由地方材料被换为磨光花岗岩原设计的铺装选用的是陶砖以及红砂岩铺装,利用本地特产材料,源自当地亲切质朴,甲方出于炫耀的观念,在我们反对的情况下还是将铺装全部换成磨光的花岗岩,使铺装的肌理感相去甚远。  


  8、部分残疾人坡道被省掉


四、 "红墙"的期待


  宝光广场的施工过程实际上就是和甲方的陈旧观念进行斗争的过程。宝光寺广场设计之时正值兴建城市广场之风在大江南北广大城市兴起,那时许多广场往往不是以市民的休闲和活动为目的,而是把市民当作观众,广场或广场上的雕塑却成为主体,整个广场成为舞台布景,广场以大为美;以空旷为美;以不准上人的大草坪为美;以花样翻新、繁复的几何图案为美,全然不考虑人的需要、人的安全,如此的设计已经远远背离了广场的本质。在甲方的意识中广场的概念正是以官本位为基础的,广场要越大越好,最好比天安门广场还大;要空旷,没有任何植被;要用昂贵的材料,最好是进口的,表面抛光,亮闪闪的可以晃人;然后再摆上几个尺度庞大的雕塑才叫过瘾,体现出领导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匮乏及思想上的保守,下面列出他们的几个误区(详见俞孔坚,李迪华,2002,城市景观之路一书)。


  1、 强烈的炫耀心理,以致劳民伤财,事得其反。设计时选用的陶砖、红砂岩等材料,虽多次与甲方讲明利害,但最终还是旧有的以贵为美炫耀的观念作祟,用了大量的花岗岩作为铺装材料,并且更过分的是还要将花岗岩磨光,只求眼前一亮,而却根本不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安全要求,也就更谈不上与文化肌理的暗合了,使竣工后的效果大打折扣。


  2、 草民意识的作祟,认为广场就要空旷。方案中通往宝光寺门前的道路是作为城市步行街来设计的,按照城市旧有的道路宽度,道路的尺度较为宜人,并利用道路两侧的树阵和行道树为行人提供了树木的遮荫,希望创造一处悠闲舒适的步行商业空间。但也许是讲排场心切,在施工实施阶段,人们的使用性和舒适性又一次被牺牲掉,步行街被加宽,人性的场所尺度被破坏,空间尺度由人性尺度向纪念性的非人尺度转变,而道路少了荫凉,成为一条灼热的无人带。


  3、 忽略残疾人便利的问题,没能把对人的关怀做到实处。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和老年人将会成为社会的重要组群,对他们的关怀是一个长远的考虑,所以我们在原设计中尽可能的设置了残疾人设施。但甲方片面的认为本地的残疾人现在较少,修建残疾人坡道没有用处,因此取消了大部的坡道,给将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可达性带来了隐患。


  4、 不尊重城市原有的肌理,没有城市有机发展的观念。设计中的红墙是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延续,同时加强了广场本身的围合感并很好的控制了广场的尺度和边界。也许是"广场就应该空旷开敞"这种观念太强烈,甲方的领导一直希望把红墙去掉,经过我们的一再说服红墙被建起来了,但可能是旧的观念太强了,在工程的最后阶段,已经建好的红墙竟还是没有逃掉被打掉的厄运。广场的外围边界就此消失,广场缺少了与原有寺墙的呼应,显得联系不够,更少了荷花红墙相映成趣的韵味,实是痛心--看来说服甲方,改变其旧有观念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在方案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阶段,具有丰富涵义的红墙的命运仿佛是这一过程的缩影。  


  红墙的去与留、建与拆实际反映了在设计理念上不同观点的冲突。这种冲突本身反应的不仅仅是一堵红墙在城市景观中地位,也反映了来自社会、地域、政治、经济、人文态度等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的解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如果说,红墙是一种尊重场地、尊重人文环境的象征的话,那么,我们有信心期待注重人文精神、场地精神的设计能够得到完整的尊重与实现,期待业主、决策者能把对人的关怀放到重要的地位、能把设计师的观点作为决策的依据,人与自然能和谐统一……。  


  红墙也期待着……。  


============================   


本项目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主要参与设计人员:龙翔,凌世红,阙正清,蒋伟  

艺术家:郭选昌  

施工工程监理:冯垣,魏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