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海绵城市 >  正文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

2009-09-09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 北京
项目规模:
13.2公顷
设计时间:
2005年
建成时间:
2006年
委托方: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国际关系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属于老校区景观改造类型的项目,重点是通过以雨洪管理为核心的海绵校园的建设,就地充分利用雨水滋润校园植被、改善校园的整体环境。2006年改造实施后,校区在人文环境、交通流线、活动空间及校园整体形象等方面均有所提升。是国内最早的关于海绵城市理论在微观尺度上应用的典型实例之一。

国际关系学院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西临颐和园,东望圆明园,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国家重点院校之一。学校校园总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随着多年来校区分批扩充建设,校园环境日渐拥挤杂乱,基础设施配备也相对滞后,交通组织、公共空间、建筑风格、市政设施、校园整体形象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2005年底,校方委托土人设计对校园景观进行整体设计改造,期望解决以上问题,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设计师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学在综合处理复杂问题上的优势,统筹协调校园景观对生态、人文、活动场地及视觉效果等多方面的需求,于2006年完成核心区的整改。在整体设计改造过程中,对校园雨水的生态化管理设计在当时极具理论和技术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因此成为该项目中最突出的亮点。

2、目标与挑战

2.1 老校区改造的复杂性

校园景观改造既要充分尊重场地现状,又要保证建设期间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改造力度受到了极大限制,这也是雨水管理设计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原有建筑、道路与绿地开放空间的大格局不能发生大规模变化,因此对以雨水设施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连续性造成一定影响;

第二,校园本身绿地率较低,缺乏用于雨水收集、下渗、调蓄的大面积绿地空间,需要寻求通过小尺度雨水设施实现雨洪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

第三,原有市政管网规模不可改变,因此需要生态化的雨水设施与原有市政雨水管网做好协调与衔接。

2.2 建设资金与周期的局限性

校方要求在学期末及暑期进行集中建设,同时要节约资金。因此,校园景观改造需要采取小规模建设模式。而作为雨水收集、调蓄中常规使用的地下连通检查井、地下蓄水池等设施均由于时间及资金不足难以支持。

2.3 北方降雨特点对景观营造带来的限制

由于北京地区降水量小,年际年内变化极不均匀,汛期(6~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因此,用于雨水收集、调蓄、下渗的绿地会在干湿之间经常性交替,而能适应这种生境,同时又能实现造景效果的植物种类十分有限。

3、设计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在设计中提出以下3项策略,力求在系统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切实可行的技术选择和设计途径,将雨水的调蓄、滞留、传输、下渗等环节落到实处。

3.1 点线面结合,形成雨水管理系统

校区中的雨水的疏排原本均依赖市政排水管网,直排经雨篦子汇入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同时,雨季中还经常出现地势低洼处绿地或道路积水的情况。为了系统性解决校园的雨水管理问题,首先根据原有校园绿地被道路、建筑及活动场地分割为大小不一独立单元的特点,通过明沟暗管及竖向设计,建立一套以绿色海绵设施为依托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用于雨水的收集、传输、净化、下渗等。

3.2 选取关键技术,保障雨水管理的效果

i)绿地与道路间的竖向调整(关键点:平道牙设计)

将原有高于道路的绿地进行竖向调整,保证绿地标高低于路面3-5cm。道路与绿地之间的立道牙改为平道牙,道路雨水可顺势流向绿地。这是整合雨洪调蓄绿地的关键一步。道路不再是割裂集水绿地的屏障,而成为连通绿地之间的纽带。

(ii)路面雨水净化与收集(关键点:边沟设计)

道路产流的初期雨水中含有沥青、汽油等大量污染物质,因此需要利用在道路旁设置的生态边沟对排入绿地前的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处理。道路边沟宽度为60-100cm,根据道路宽度来设置。生态边沟下部为砾石层,上部为粗砂,“见湿不见水”,可生长植物,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边沟还具有雨水收集传输功能,边沟底部纵坡度不小于0.5%,雨水随边沟汇入其他收集及调蓄系统。

(iii)集水池与传统绿地功能叠加(关键点:下凹绿地设计)

在校园地势低洼处的绿地设置集水池,规模大小根据原有绿地面积进行设计。其工程做法与生态边沟相近,下部为砾石层,上部为粗砂。同时,为应对北方降水分布极不均衡,避免绿地频繁干湿交替带来的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情况,设计中采用潜流集水方式进行雨水收集,满足集水池功能的同时也利于植被的栽植。

(iv)楼前雨水收集设施(关键点:卵石带设计)

校园建筑较多,在紧邻建筑前的绿地中,间隔设置卵石带,并与种植形成简洁明快的景观风格,形成国际关系学院特色的绿色雨洪调蓄设施。建筑屋面雨水经由沿建筑山墙设置的集水卵石带收集,初步滞留并净化后进入垂直山墙设置的纵向卵石带。纵向卵石带100cm宽,深度100-140cm,根据场地3至6米设置一道,与植物间隔出现。选择北方乡土植物狼尾草种植,耐湿耐旱、植株挺拔、管养粗放,充分体现野草之美。卵石带雨洪调蓄设施不但可以承接屋面雨水,道路雨水经由边沟净化后也汇入其中,进入二次净化并存蓄。雨季过后,土壤湿度降低,卵石带中存储的雨水逐渐向绿地渗透,滋养植物。改造实施后,卵石带间种植的狼尾草全年无需灌溉,生长良好。卵石带相互连通,低洼处设置溢水管,在暴雨期向市政管网排放。每处绿地设置简易检查井随时监控。

(v)增加透水地面,鼓励地下水回补(关键点:透水铺装设计)

原有道路及场地的铺装均为沥青混凝土、水泥砖、石材等不透水材料,铺装基层也多采用混凝土结构,不利于雨水下渗。设计将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替换为透水沥青铺装,人行步道采用透水性烧结砖,停车场及活动场地也相应更换为嵌草砖或散铺砾石的路面。旨在通过透水材质的地面来增加雨水下渗量,回补地下水,改善小环境内土壤湿度。铺装周边大量种植的狼尾草也几乎不需要灌溉,反而生长得生机勃勃,成为国际关系学院的标志性植物。

3.3 雨水管理设施充分与原有市政雨水设施耦合

原有市政雨水管网作为校园雨水收集和排放的组成部分,与生态化的地面雨水管理设施共同完成保障校园雨涝安全,同时实现雨洪的调蓄、净化、下渗和回用等功能。在两者的衔接中,位于绿地当中的生态集水区均设置溢水口,在暴雨期,雨水调蓄量饱和后通过溢水管向市政管网排水,从而实现校园雨洪安全。

4、结论

国际关系学院校园景观是微观尺度下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的典型案例,项目改造建设距今已近10年,对相似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监控都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a. 对于已建设的校区、居住区、厂区等项目,如何在较短周期、较小工程量的前提下进行城市雨洪管理设施的升级。转变传统雨水管理模式,将原有灰色市政管网为主导的雨污合流系统进行功能转变,形成以生态绿色雨洪设施为主导,市政管网为辅助保障的雨污分流管理体系。

b. 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和技术综合解决城市问题,不是单就雨水论雨水,而是在雨洪管理的理念下将景观营造、生态恢复、交流空间、校园特色等多方面需求进行整合设计。

c. 应对北方地区降水量小、降雨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进行弹性雨洪设施设计和建设,选取适当技术,利用生态材料及植被等生态元素,对雨水进行调控蓄排,保障雨洪安全,并满足绿地旱季的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