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景观 >  正文

新加坡铁路廊道景观

2018-05-10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新加坡 铁路廊道遗址
项目规模:
规划面积137公顷,详细设计面积37.7公顷,铁路沿线长24千米
委托方:
新加坡重建局
所获奖项:
蔡厝港生态居住区奖Integrated Housing Precinct at Choa Chu Kang (CCK) 丹戎巴葛火车站遗产利用奖Adaptive Reuse of the former Tanjong Pagar Railway Station (TPRS)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新加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亚洲小国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缔造了建国发展的奇迹,城市环境也成为花园城市的世界经典。在建国50周年之际,启动了纵贯全国的废弃铁路的复兴计划。铁路土地由马来亚铁道公司于2011年移交给新加坡政府,标志着国土新的独立进程。如今新加坡政府沿途腾出了更多互相连接的地段用于衔接周围的社区、商业区、自然保护区和战争遗址区,以期铁路廊道成为别具一格的跨岛绿色动脉和具备包容特色的社区空间,为新加坡市民提供特殊的到访体验。

2、挑战与目标

设计目标

铁路见证了新加坡的发展,更应该预言未来。复兴计划提供了一个重新探索新加坡“城市与环境”的机会。以“生命之线”为题,提出将廊道作为创新想法的实验平台,包括土地的综合利用,精明的水管理,遗产的复兴,创意空间的营造等,探索新加坡后花园城市生态设计的方法。

规划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区别于现有“高速、理性、严肃”城市氛围的新空间。在废弃铁路上创造独特的“生活之线”,这将是一段连续的休闲之线,社区共享的活力之线,绿色的雨林体验之线,充满故事的历史之线。

设计挑战

(1)纵贯全国的废弃铁路如何从生态服务和城市功能上重构全国的联系网络;

(2)设计如何顺应热带雨林中水及生物活动的自然过程;

(3)是否有创新的土地利用策略应对紧张的人地关系;

(4)如何解决“人人共享的廊道”与“为社区居民量身定做”之间的矛盾;

(5)如何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如何为到访者提供丰富的体验。

3、设计策略

“生活之线”将成为新加坡城市与自然融合的环境设计实验平台。把时间作为设计重构的核心,以热带雨林结构为设计原型,通过演替和互动达到自然、人与遗产的融合,打造一个弹性的绿线、活力的动线和历史的故事线。

(1)空间策略:重构城市与自然界面

从割裂的线性廊道到连接周边社区的空间网络;

2)场所特性策略:重塑场所特性

自维护的雨林自然过程:从“灰”到水适应性的“绿”

改造原有沟渠,廊道沿途滞蓄、利用雨水,建筑形态适应水的自然流动规律。随时间推移,生境根据水量的变化,演替成低维护的绿地。

共享的用地:从“分离”到“融合”

遗产利用与高密度住区营造中,绿地与建筑分离的用地方式转变为具有热带雨林垂直结构的建筑与自然融合的利用方式。

无缝的连接:从“排他”到“包容”

通过对铁路边缘、高架桥、路口的连接设计,将“过境”的铁路廊道转化为连接社区的纽带。通过设施的设置,提供便捷舒适的停留和慢行空间,应对多变的热带气候,承载丰富的休闲活动。

遗产的尊重及文化的复兴:从“消耗”到“产出”

从耗费资源维护的孤立遗产,到能够自我更新和极具活力的文化长廊。

(3)认知策略:述说廊道的古今故事

故事的长廊:从“无感”到“了解”

通过解说、互动设施的布置,把无从感知的场地转化为充满历史记忆和当代生活故事的长廊。

4、结论

“生活之线”犹如一条生态和文化的脊梁,自南向北形成“乡野漫游-雨林之路-艺术之轨”的特色段落。将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应用于市民生活、遗产利用与高密度住区营造;同时,把时间作为设计重构的核心,通过演替和互动达到人、遗产与自然的融合,实现纵贯全国的废弃铁路廊道在未来复兴,为新加坡打造创新性的后花园城市生态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