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规划 >  正文

广州海绵城市规划

2018-05-18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项目规模:
7434平方公里
设计时间:
2016年07月

项目简介

1、 项目概述

 广州市是中国“南大门”和广东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处于粤中低山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降雨量大且时空分布不均、水网密集、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等特征。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广州市内涝、水务频发,目前正面临严峻的水问题综合征。

规划针对广州市严峻的水问题综合征,以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摒弃高投入和高维护成本的灰色“海绵工程”,创造性地吸收珠三角古代生产与生存智慧,将消纳、减速与适应三大关键策略组合运用到规划过程中,形成“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的基本模式,将当代生态治水理念与本土治水智慧相结合,系统解决洪涝、污染与水生态问题。

以此为核心理念,规划确定了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了市域层面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与建成区海绵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出了海绵城市分区管控与建设指引,并对后续海绵城市的分期建设实施、相关规划衔接给予具体计划与建议。项目规划总体涵盖广州市11个辖区,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共计1093平方公里。

2、 目标与挑战

2.1 问题与挑战

(1)洪涝风险大

广州市独特的“龙舟水”式降雨气候,使得其前汛期暴雨次数多,降雨时间集中。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广州市极端天气频发,雨岛效应也日益明显,而城市下垫面的硬化与自然蓄排水系统的破坏导致城区暴雨径流量陡增,内涝风险不断增加。由于位于珠江三角洲河口位置,广州市过境水量较大,中心城区及以南区域多为感潮、半感潮河段,其水位受珠江洪潮顶托影响较大。每当暴雨来临,过境洪峰、台风海潮与上游陡增的暴雨径流相遇,将显著抬高洪峰水位,延长高水位时间,大大增加了城区防洪排涝压力。

(2)水污染严重

在雨水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多重污染源的影响下,广州市河涌水污染严重。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相关要求排查出的已上报的35条黑臭河涌,属于轻度黑臭的有32条,属于重度黑臭的有3条,总长度约293公里。

一方面,目前广州市部分河涌两岸仍然存在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直排、偷拍河道的现象,造成局部河段污染严重。另一方面,大量不透水地表与市政排水系统的出现改变了广州市自然水文特征,导致地表径流污染负荷增加。上游农业种植区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涌水质的影响亦不容轻视。

(3)水生态系统破坏,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

由于城市建设、围垦等原因,广州市丰富的河道水系与自然湿地系统逐渐减少与退化,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连续性遭到破坏。中心城区部分河涌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被人为覆盖、切断甚至填埋。针对河涌的工程化措施使河涌水、土、生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破坏,河涌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生物赖以生存的多样化的滨水生境也基本丧失。

(4)“人-水”关系紧张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广州文化自古以来就和水联系在一起,广州城市形态、生产生活方式均与水有之间关系。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河道硬化阻碍了市民亲水、戏水的天性;河涌治污工程不可持续,河涌越脏,生活污水排放愈无序;河涌生态适应力逐年减弱,植物群落难以维系,生物选择逃离,河道了无生趣亦不产生生态服务价值。

广州市水文化、水景观逐渐被破坏,居民由原来的向水而生变为背水而生,内涝、黑臭问题使人水关系日益紧张。

2.2 目标

水生态目标:①广州市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的的设计降水量为25.80mm,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0%,对应的设计降水量为18.90mm。②到2020 年,生态岸线恢复率应不低于80%。规划后近期广州市水域面积率应达到10.15%,远期水域面积率控制在11%以上。③规划后近期广州市森林覆盖率应达到42.5%,远期森林覆盖率控制在44.15%以上。

水安全目标:① 城市排水防涝:广州市中心城区应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② 城市防洪标准:中心城区大道200年一遇,外围城区及重要堤围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标准。

水环境目标:① 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近 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应达到90%以上;远期到2030年,广州市规划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应达到100%。②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以一年为周期,以固体悬浮物(SS)的削减量计算,2030年,广州市域径流污染削减率不低于55%,中心城区径流污染削减率不低于50%。

水资源目标:① 污水再生利用率:2020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在包含生态补水的前提下不低于10%。2030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在包含生态补水的前提下不低于15%。② 雨水资源利用率:2030年广州市雨水资源利用率应不低于3%。近期到2020年应不低于1.5%。③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规划后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

3、设计策略

(1)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与生态廊道,完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识别场地七大生态安全格局要素:水源涵养林、地表水源保护区、水田系统、径流廊道、滞蓄陂塘、生态湿地和洪泛区,使其在空间上保持连续、功能上相互协调,完善市域海绵城市自然生态格局。规划不同级别的生态廊道作为生态基础设施集中布局的空间基底,各自承担不同尺度的生物通廊、水气循环、城市隔离、休闲游憩空间等功能。

(2)绿色海绵系统与市政管网结合,保障城市水安全

由现状河道、潜在雨水汇流廊道、各级水库湖塘湿地等共同构成绿色海绵系统,与现状市政设置相结合,形成源头消纳滞蓄、过程消能减速、末端弹性适应的景观模式,缓解排水系统压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3)自然净化系统与截污系统结合,改善河涌水环境

构建植被缓冲带、人工湿地等生态设施,恢复和提升河涌自净能力。结合污水泵站等“灰色”基础设施及截污管控等策略防治水质污染。

(4)分散建设海绵设施控制新城地表径流

新城区建设以年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根据场地条件进行立体化径流控制与利用。有条件的建筑、道路与广场就地分散、处理收集屋顶和地表雨水径流;有条件的公园可提高绿地、水体的滞蓄和净化功能。

(5)推广雨水分散利用与污水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

有条件地区应通过蓄水池、立体绿化等设施尽可能分散收集雨水,就地利用,补充公共绿地和道路广场所需用水以及生产防护绿地、小区绿地浇洒用水;以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发展再生水,集中补给河涌或其他生态用水、市政杂用水。

(6)传承岭南水遗产与治水智慧,促进人水和谐

传承广州传统水文化,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保护水文化遗产,提升水景观,使水系成为城市的亮点;借鉴和发扬广州传统治水智慧,重塑和谐的人水关系。

4、结论

广州市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为“两区、三轴、四片、十八廊、多核、多网”的布局结构。

新建海绵公园与湿地公园73个,结合现有的水库、人工湖等,减轻相关排水分区的排水防涝压力,提升排水防涝标准,弹性适应洪潮与海平面上升。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其中,新建地区和成片改造地区按5年一遇重现期的标准建设,特别重要地区按10年一遇重现期的标准建设,其他地区按2~3 年一遇重现期的标准建设。

新增植被缓冲带128处,通过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削减径流污染。新建人工湿地25处,可集中净化建成区内黑臭河涌水体。规划污水管网、泵站与污水处理厂和初期弃流设施,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结合,共同解决河涌黑臭问题。2017年底前,城市建城区基本消除黑臭(35条),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152条)。

在保证新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基础上,以行政区为单位,确定各行政区内径流总量控制重点区域,分建筑小区类、道路广场类、公园绿地类、生态用地类四大类分别进行径流总量控制,同时结合其他建设区域共同保障各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标。

以自然流域为基础,结合城市基底特征划分8个建设流域、35个建设分区和176个建设单元。结合广州市海绵系统空间格局与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功能、基本农田分布、生态控制线范围等进行综合评价,共分为五类:海绵生态涵养区、海绵生态保育区、海绵生态修复区、海绵功能提升区、海绵功能强化区;并且突出相应的建设指引。

构建水文化遗产廊道996km2。水文化遗产廊道范围内以遗产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严格控制建设,进行景观整治,形成和烘托水文化遗产廊道的历史气氛;限制高噪声、高污染等与水文化遗产廊道发展不利的土地利用,以游憩发展为主要职能,鼓励建设与水文化遗产廊道主题紧密相关的游憩设施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