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规划 >  正文

大理喜洲海舌景区旅游规划

2018-04-19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 云南省大理市
项目规模:
43.36公顷
设计时间:
2015年09月
委托方:
大理市规划局度假区分局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项目位于喜洲洱海海舌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然而随着洱海周边发展,洱海水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设计遵循场地自然现状,针对洱海水质污染、农业生产、旅游休闲提出应对策略,将海舌打造成具有洱海水质治理、延续海舌传统文化、提升海舌旅游品质的生态艺术示范区。

2、目标与挑战

挑战与目标1:如何改善水质?

村镇生活污水、农田面源污染、万花溪共同威胁着海舌水质。村镇现有排水规划将雨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洱海,造成水资源浪费,“洱海百村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设施难以消纳村镇生活污水;农田面源污染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洱海,进一步威胁威海水质;万花溪间歇性断流、水质氮磷超标,影响入海口生态系统稳定性。

挑战与目标2:如何优化交通?

规划环海西路穿过沙村和海舌景区,孤立龙湖湿地,造成游客无法体验多样的景观类型,破坏海舌自然景观格局的完整性,致使海舌景区萎缩,扰乱村民“慢生活”。

挑战与目标3:如何延续场地记忆?

海舌景区是由自然作用形成的冲积扇,沙滩呈现白色带状螺狮壳,犹如湛蓝海面上的一条白练,然而随着景区建设发展,原始自然景观正在被人工化过程所破坏。

挑战与目标4:如何发挥海舌视觉优势?

海舌先天视觉优势被人工种植所削弱,观景视线受阻,造成“海舌虽入海,游客浑不知;苍山在望,却不识真容”的局面。

挑战与目5:如何提升服务设施?

海舌景区作为环洱海旅游带的重要一环,服务设施滞后且分布集中,组织无序,造成景区入口区混乱。

3、设计策略

策略一:建立一套净水系统

以造田技术为基本原理,利用三种模式分别净化万花溪、村镇生活污水、农田面源污染。通过实时监测万花溪水质,将水质超标的万花溪水引入湿地,经过延长水流路径、多层级净化之后再入洱海,实施万花溪与湿地水量互相调配,保证洱海水质与入海口生态系统稳定性;建立植被缓冲带截留农田面源污染物,通过多级氧化塘吸收营养物质,降低农田污染负荷;完善“洱海百村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设施,通过多级表流湿地,增加氧化塘去除村镇生活污水中病原体和营养物质。

策略二:构建多层次、多视角慢行系统

结合海舌景区自然现状,规划东线、北线、南线、中线四条线路体验海舌12景。东线沿海舌东岸步行,远观苍山,近赏湿地水景;北线沿海舌西岸步行,体验民俗村落,静观洱海映月;中线步行或骑行体验农业景观,登临观景塔和观景桥,在清风中观赏海舌胜景;

策略三:提取场地符号

以湛蓝海面上的一条白练为景观意向,作为观景桥和观景塔的色彩来源;喜洲传统建筑为灰顶白墙的四合院建筑,以此演绎建筑形态空间;观景塔以崇圣寺三塔为原型,抽象演绎,与大理塔形成文化呼应;

策略四:构建观景系统

设计通过观景桥、观景塔和观景盒三大观景系统,坐拥苍洱风光。以最小干预、轻体量、智能服务、全方位观景为设计原则,构建观景系统体验洱海整体风光。

策略五:打造智能服务系统

智能终端服务打造现代景区舒畅体验流程。通过智能终端有效连接游客服务中心与智能服务休闲盒子,创造静谧的度假休闲空间。

4、结论

通过上述五大策略,针对性的解决场地中存在的五大挑战,助力打造海舌生态示范区,使海舌景区将来成为环洱海休闲带上的重要一节点,兼具生态、休闲与生产为一体的现代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