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规划 >  正文

广州天河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2018-04-19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 广东省广州市
项目规模:
137.38平方公里
设计时间:
2016年11月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天河区地处广州市老城区东部,位于广州市东进轴和南拓轴交汇点,辖区内有广州大剧院、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多个广州市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广州市高校集中分布区,如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均高校均坐落于天河区。

天河区内面临泄洪河道小、排洪压力大而导致的区域内多处水浸点,水淹时间长,涝灾损失严重的问题;区域内河涌水质问题严重,黑臭河涌有27条;区域内河道硬化,水系自然水文过程被遏制,水生态破坏。

项目总体以“生态优先、保护本底、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多规融合、加强衔接、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提出了天河区自然生态格局策略与空间布局方案;将市域海绵控制指标分解到各个管理单元,将控制指标转化为指导海绵基础设施及景观设计的指导参数,规划了天河区海绵基础设施体系;并结合不同用地特征提出了分区建设指引。

天河区海绵城市项目涵盖天河区21个行政街,总面积约137.38平方公里。

2、目标与挑战

2.1 问题与挑战

(1)内涝频发,损失严重

天河区汛期内涝频发,近年来遭遇多次特大暴雨,由于雨洪较大,泄洪河道小,雨量来不及排入外江,造成区内多处严重水浸,并且水淹时间较长,损失较严重。根据当地水务局资料,

2016年天河区主要内涝点有24个,内涝多集中于天河区中南部的立交桥、涵洞等道路沿线低洼地段。水浸深度最大达到1米,水浸时间最长达到60分钟。

(2)水污染严重

目前天河区面临严重的河涌水质污染威胁,黑臭河涌共计有27条,其中4条属于市级黑臭河涌重点治理项目。根据当地研究资料,天河区南部河涌下游生活污水的产生量在河涌污染重占较大比重,其次为北部上游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整体污染程度从北到南呈“高-低-高”的M型分布。

(3)工程硬化,水生态破坏,水文调蓄功能降低

天河区水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自然河道被“三面光”工程硬化,增大了河涌沿线径流系数,部分河涌生态和景观功能丧失,水文调蓄功能衰弱;②新城区建设,城市大面积的下垫面性质改变,渗透率降低,地表径流不下渗,且滞蓄空间不足,导致了城区地表径流量增大。

2.2 目标

水安全目标:完善和提升地表、地下蓄排水系统,有效防范城市洪涝灾害,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规划目标:通过构建天河区自然生态格局提升自然应对暴雨事件的能力。

水生态目标,天河区建成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规划目标:减少地表径流量,恢复河湖水系的生态功能,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生态岸线、天然水面和森林只增不减,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水环境目标,天河区近期到2020年污水处理率应达到95%,远期到2030年污水处理率应达到100%。天河区新建项目径流污染削减率应达到50%以上,改建项目径流污染削减率应达到40%以上。水环境规划目标: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削减面源污染,保障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和水环境功能区达标。

3、设计策略

(1)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生态格局

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

以生态廊道规划为基础,以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为基本模式,基于景观安全格局方法构建天河区水生态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基本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应对天河区复杂水问题。

(2)自然滞蓄结合内涝防治,保障城市水安全

将消纳、减速与适应三大关键策略组合运用到天河区海绵城市规划过程中,形成“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的基本模式,构成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工程模式,将当代生态治水理念与本土治水智慧相结合,系统解决洪涝、污染问题。

局部建设密度较高的区域与水务、市政基础设施结合,各自发挥长处与优势,共同解决城市水问题,保障城市水安全。老城区应率先基于排水分区系统提升排水管网、泵站并加强管理,重点构建地下削峰调蓄池、管网改造提升、深邃等市政设施。

(3)自然净化结合截污控制,改善河涌水环境

结合天河区具体情况,一方面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增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充分利用滨水绿地与低洼地构建植被缓冲带、人工湿地、生态湿地等,改善河涌水质。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灰色基础设施保障海绵城市建设达标。如完善天河区截污系统,提升截污倍数,严控污染源污染排放与面源污染源管理。在现状老城区、城中村等重点污染区域加快截污工程建设,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逐渐解决污水直排造成的河涌水体污染问题。

(4)源头径流控制与河湖生态修复结合,保护水生态

各地块根据场地条件在径流源头进行立体化径流控制与利用。模拟河流的自然形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修复水岸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与水下生态系统,将现有建成区被固化、破坏的河涌、湖泊与水塘逐渐改造为自然、生态、连续的水系。

(5)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保障海绵城市设施落地

针对不同地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类型的措施:在自然地理上,区分平原、山地、湖区等不同的地貌;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区分一般居住区、公服用地、商业区、工业区等。结合不同地段现有的水文条件与城市市政管廊等基础设施条件具体确定实施办法。

4、结论

(1)构建天河区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天河区水生态要素包括山林基质、绿地斑块、湖塘斑块、绿地廊道、河涌径流廊道五类。综合考虑生态安全格局要素,使其在空间上保持连续、功能上相互协调,完善市域自然生态格局,规划天河区形成“三山半入城,七涌皆通江,全城遍绿网”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三山主要指位于天河区北部的凤凰山、龙洞、火炉山;七涌是天河区内沙河涌、猎德涌、车陂涌、深涌等连接山、城、珠江的七条主要河涌;绿网指广园快速路防护绿带等生态廊道交织形成的生态绿网。多核:指天河区内众多公园绿地。

(2)天河区海绵城市系统规划

1)调蓄及排水防涝海绵设施规划

规划共新建海绵公园与绿地项目56 个,公园绿地中可调蓄面积比例在30%以上,有效减轻相关排水分区的排水防涝压力。

规划共保护提升湖塘湿地75 个,新建湿地1个即天河湿地,保护与建设后可与海绵公园与绿地结合,有效保障各排水分区的自然滞蓄能力,提升现状排水防涝标准。

规划共新建雨水廊道41 条,结合现有的河涌水系与管网,能有效传输和滞蓄地表径流,缓解管网排水压力。

2)自然净化系统规划

规划新建珠江公园人工净化湿地、棠下涌人工净化湿地、植物园湖人工净化湿地三处;新增植被缓冲带10处,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削减径流污染。

3)水系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规划共拟生态整治并修复12 条河涌。水系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通过人工湿地等措施修复河涌与湖塘湿地生态系统与水下生态系统,将现有建成区被固化、破坏的河涌逐渐改造为自然、生态的河涌, 恢复河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蓄、净化径流;提升湖塘湿地的自然滞蓄与净化能力。

4)年径流总量控制

年径流总量控制区域与项目可分为五大类。

其中新建公服类现多为工业用地,规划总面积720公顷,主要分布在智慧城凤凰、新塘街道以及金融城员村街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1%-83%。

公服改造类总面积1060 公顷,主要分布在龙洞、五山、石牌、冼村等街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1%-83%。

新建居住类现多为生态用地,总面积353公顷,主要分布在长兴、棠下、新塘等街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3%-83%。

居住提升类现多为城中村,总面积379公顷,主要分布在天园、车陂、黄村、前进等街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3%-83%。

34个道路项目,总长度63.3公里,主要分布在凤凰、新塘、棠下、员村;2个广场项目,总面积34公顷,包括花城广场、金融城广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68%以上。

(3)天河区海绵城市分类建设指引

勿以小善而不为,滴水之力皆做功。海绵城市的改造是一项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除了大尺度的安全格局和廊道控制,同时对城市建成区进行海绵化改造。

项目结合建成区用地特征,将天河区海绵城建设项目分为公共服务类、居住小区类、旧城改造与综合整治类、工业仓储类、市政道路类、广场类、公园绿地类、黑臭河涌类、湖泊湿地类,提出了分类改造指引;指引主要针对不同地类特征提出海绵设施体系的具体设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