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景观 >  正文

巢湖双桥河流域生态景观

2018-07-03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安徽省巢湖市
项目规模:
173.90公顷
设计时间:
2017年3月
委托方:
巢湖市规划局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本案位于滨湖新区的南侧,为一条重要绿化景观廊道,是彰显滨湖新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设计以恢复生态环境,构建不同生境、提升防洪等级,缓解内涝灾害、融入乐活慢享,打造休闲空间为目标,打造一个集生态、 安全、 健康,为一体的环巢湖湿地公园,构建“大美巢湖,活力绿廊”新形象。

2、挑战与策略

(1)问题一:场地内涝严重。由于城市雨水降雨集中,地下水位较高,巢湖大堤标高比城市标高高,双桥河容量有限,亦不能排入巢湖,城市雨水无处排放,易形成内涝。

 对策:构建弹性的、生态的内河湿地系统——弹性内河.

具体做法为:1.建立雨水管理系统。通过对周边用地汇水容量的计算,在巢湖大堤外侧设计一条连续的内河,同时拓宽双桥河河道,满足城市对泄洪容量的要求,并且通过“滞”、“蓄”、“缓”三种技术手段减缓雨水流速,缓解雨洪压力。

2.打造自然的湿地净化系统。设计串珠式内河湿地,通过竖向设计,利用地形高差及植物种植对雨水进行分级净化。

3.在场地低洼处增加蓄水空间。由于巢湖堤岸较高,内河水无法直接排入巢湖,因此在场地最低处设计开阔的湖面,不仅可以扩大蓄水空间,同时也是整个片区最核心的景观中心。

4.构建一条植物、动物栖息的“生命之链”。营造不同的生境,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之所,完善生物链。

(2)问题二:城市防洪级别较低。巢湖大堤目前为50年一遇,现状双桥河能力不足5 年一遇,均需要提升。

对策: 拓宽行洪河道,提升堤坝设计标高,打造隐形堤岸——城市阳台。

具体做法为:1.拓宽原有河道,增加河漫滩,满足行洪需求,增加台田肌理,丰富竖向景观,减慢雨水径流,净化雨水,完善河道的生态系统。

2.通过挖填方措施,设计内河湿地,产生的土方就地填方,形成新的防洪堤,其中巢湖市龟山~巢湖闸段提升到100年一遇,双桥河两侧堤顶高度提升为20年一遇。

3. 重新设计的无形之堤通过景观的处理手法,可以与文化展示墙、儿童游憩区、服务建筑、观景台等功能相结合,共同打造一条为市民提供休闲活动空间的城市阳台

(3)问题三:城市与观湖绿道的交通、功能割裂。城市虽临湖,但不能观赏湖光美景,人和湖之间隔着不可进入的硬质堤岸,需加强城市与观湖绿道的关系,增加滨水休闲,活动界面。

对策:完善慢行系统,提升绿道品质——慢行走廊。

具体做法:1. 构建完善的慢行网络。通过设置自行车道、亲水栈道以及堤顶慢行道,构建丰富的绿道系统,满足市民亲水、观湖、健身的需求。

2.增设空中栈桥,加强城市与观湖绿道的联系。栈桥的线路设计,穿越花田、树岛、水面等不同的空间维度,丰富了游览者的空间体验。

(4)问题四:缺乏城市居民的休闲运动的场所。城市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区域,是重要的功能界面,需要补充城市功能,融入休闲、娱乐、运动等功能。

对策:分级打造全民全时的户外休闲空间——乐活公园。

具体做法:1.将科普、休闲、运动、文化等主题活动融入场地,形成乐活慢享的生活方式。

2.设计根据场地高差以及防洪级别的不同,分别设置三种类型的活动场地。一是位于洪水位设计标高之上的不可淹没区,主要设置商业购物街等永久性建筑;二是常水位之上,洪水位之下的可淹没区,该区域可以设计允许淹没、洪水退去仍然可以使用的户外设施,包括滨水漫步道、亲水平台、科普园、运动健身场地等。

3、结论

通过解决以上四大问题,即弹性内河、城市阳台、慢行步廊、乐活公园,以防洪和治涝为前提,结合场地和空间关系打造不同的滨水城市景观,让自然修生养息,轻轻地触摸大地,亲近自然而不破坏自然,描绘环巢湖生态城市未来发展蓝图。案将为巢湖新区带来一个集生态、安全、健康为一体的环巢湖湿地公园。使之成为环巢湖区域生态修复、堤岸提升改造的示范项目,巢湖边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