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  正文

荆州环长湖湿地公园

2018-06-22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 湖北省荆州市
项目规模:
28.5平方公顷
设计时间:
2017年9月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荆州环长湖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荆州市北部, 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内。公园占地约28.5 平方公里,项目范围涵盖海子湖、庙湖、龙门湖、太湖港沿岸大部分区域,其中海子湖- 太湖港是“荆州向北”的发展主脉,未来环湖片区将成为荆州市发展的重要区域,项目的建设对未来荆州城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设计师最大限度的保留、利用现状荷塘、鱼塘、农田,作为公园的绿色基底,将具有生产性的农业景观与低维护的乡土植物融于景观设计之中,创造出一个丰产、美丽且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城市公园。

三湖两带形成总体布局,细化内部功能分区,形成历史展示带、创意花谷区、会都静养区、 花溪度假区、 万亩荷塘区、运河风光带、湿地科普区、太湖港休闲带、湖港渔街区、凤凰森林公园十个功能片区。

环湖主路、自行车道、栈道三级道路共同构成一个游憩网络,让人悠游于荆楚大地的湖光山色中,道路尽量利用、改造现有道路、田埂,部分路段架空处理,避免给自然过程造成过度的干扰。设计尊重场地周边古城遗址、文化遗产。通过探索人工建设与自然元素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目标与挑战

史文化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700多年,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场地周边有纪南城遗址、雨台山古墓群等文化遗产,设计范围周边分布村庄,并有龙湖论坛、旅游小镇等待建项目,周边关系复杂。公园设计面临着维护生态基底、延续地方文脉、调蓄雨洪、协调周边用地的挑战。

设计师被委托将公园打造成集文化、旅游、运动、休闲为一体的“中央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并满足马拉松等赛事的场地、赛道要求。公园作为环湖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集聚、运动、休闲、度假的场所,

项目运用“与洪水为友”、“都市农业”、“最小干预”等理念进行开发建设,力求使人重新建立与土地与水的联系,与自然和谐相处。

3、设计策略

 (1)构建防洪体系:构建复式防洪调蓄系统,形成生态防洪与净化体系,通过不同景观模式净化水体,减少径流,增加湖滨区域蓄滞洪水的能力。连塘通湖: 针对现状塘较大、较多的区域,通过打通塘、湖之间联系,达到蓄水、净化目标;扩塘堆岛: 针对现状塘较小、较少的区域,通过填挖方就地平衡土方,扩塘堆岛,达到蓄水、净化目标;港汊相济: 针对北岸港汊,将港汊入湖口连通,使上游来水经过环湖湿地带调蓄、净化后再进入长湖。

 (2)保留生态基底:最大限度保留场地原有自然植被(包括野草和灌丛)、原有的农田水系、原有的湖岸树木等,构建环湖林网,丰富生物栖息地,营造舒适小环境,提供生命支持功能。多层林网营造多样的栖息地,舒适的小气候,增加立体空间。

新增植被采用荆州本土及楚文化植物作为背景林及景观植物。

 (3)梳理生产系统:

梳理生产系统(鱼塘、荷塘、稻田、果林),延续江汉平原富饶丰产的文化景观。针对北岸地势高、坡度大的耕地,保留提升现有梯田模式,针对南岸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的耕地、园地,营造水环境。生产性作物四季轮作,保证市民全年可观赏体验农业景观。

(4)构建多功能慢行系统:慢行网络串联节点,提供环湖马拉松、遗址解说、生态教育等服务,以环湖路为脉,联通环湖区域,为游客创造了丰富的景观游赏体验。围绕慢行系统设置活动空间,可供露营、科普、运动、户外拓展等各类活动的开展。

4、结论

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当地居民喜爱的休闲游憩场所、荆州市各大体育赛事与市民活动的举办地,公园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将成为区域乃至荆州的标志性景观。未来城市居住、商业用地围绕环湖公园建设,公园将成为联系周边用地功能的纽带,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片区。

公园内的农田、花谷、荷塘景观形成场地特色,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下,将吸引了大量市民来此聚集,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与珍惜,让人们意识到自然与丰产之美;人们对长湖风光与历史文化的亲身体验,将增强荆州市民对故土的自豪感、对荆楚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