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景观 >  正文

海口江东滨海公园

2022-08-04 观看视频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 海南省海口市
项目规模:
370公顷
设计时间:
2019年2月
委托方:
海口市堤防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相关文章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海口江东滨海公园是江东新区的首个建成项目,原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口江东新区防潮堤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起步区段)。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海南自贸区”,又称“海南自贸港”。2018年6月3日, 经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决定设立江东新区,努力建设成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区  ,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示范区,打造世界一流的零碳新城、彰显中国文化海南特色的靓丽名片、城乡一体和谐共生的中国示范、全球领先的生态CBD 。

它担负着保护江东新区防潮安全、修复海岸带生态功能的艰巨任务,是海口江东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起步区段防潮堤主堤位于江东新区西部产成融合区核心区域,结合起步区规划道路建设,西起道孟河右岸与规划一横路连接点,东至林海二路,全长3.72km。项目直面琼州海峡,是海口受风暴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场地设计前存在沙滩退化,防护林缺失,现存海防林难以应对季节性风暴潮的影响。

2、目标与挑战

目标:打造“韧性海防,呼吸海岸”,对老堤进行生态化改造,改变单一工程化的刚性海堤,打造刚柔并济的生态海防,重构海防林,构建生态防线和工程防线的双重海防体系。

挑战:场地受到季节性风暴潮的影响,需要一种可持续性的景观;原有的“十年一遇”海堤阻碍了堤前堤后的咸淡水交互,造成了堤后积盐严重,防护林日渐缺失,无法应对季节性的风暴潮;鱼塘、虾塘硬化,水体不流通;可达性差,南北方向交通不便。

3、设计策略

设计从海岸条件、气候条件、自贸背景等方面出发,以韧性海防、呼吸海岸、活力海滨三大设计策略,构建城市滨海生态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创造景观特色。

韧性海防:打造防潮生态缓冲带,按照海防林体系,构建海防基干林与防浪林,形成“海防护卫”。堤前厚藤椰林形成防浪林。堤后是海防基干林,共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利用现有木麻黄沙丘进行修复构建的木麻黄相思森林带和利用两河入海口咸淡水交汇及现状坑塘基底构建的红树林湿地森林,两区域分别形成“草坪容器”,和咸淡水相容的湿地区。在“百年一遇”大堤前,共同构成绿色柔性海防。

呼吸海岸:升级现状老堤变为先锋阳台,设计不改变堤顶高程,保证十年一遇的防护等级不变;把立墙化为层层退台,以保护沙滩;基础增加过水,成为一个打孔海绵,让海水自由进退,成为呼吸海岸。

设计结合可缓解雨洪压力的红林湿地带与利用场地原有坑塘设计的“草坪容器”,共同修复场地内的沙丘。保留现状木麻黄,补充其他树种,形成以混交林为主的基干林。利用沙丘低处的开阔地形形成草坪空间,一是增加活动空间,二是保证视线的通透性。

活力海滨:中央梯地广场与城市中轴线相连,广阔的草坪可以容纳沙龙、路演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利用现状老堤改造的先锋阳台是激发海岸活力的点睛之笔。海堤改造为观海梯台,同时在外围墙加骑行道路,打造全区的健康慢行系统,让人与海滩无缝衔接,一改现状近海不亲海的问题,设置的海浪凉亭,是海岸乘荫纳凉的幸福所在。

4、结论

设计尊重现状地形地貌,构建韧性海防体系,强化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保障城市持续获得高效生态服务。设计后的场地不仅提供应对风暴潮的生态防护功能,还为江东新区总部聚集中心提供丰富的生活服务。椰林红树、森林绿丘成为海防卫士,实现全天候适应;海水雨水交换互动,海岸重新呼吸,自然过程得以延续;总部精英、世界友人在此宜业宜居,实现全时段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