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项目 >  海绵城市+景观 >  正文

江门鹤山共和公园

2013-09-13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广东省江门市
设计时间:
2010年
建成时间:
2011年
委托方:
广州新福港地产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江门共和生态公园,位于江门市共和镇规划中心位置,紧邻江鹤高速路,占地26万平方米。

2、目标与挑战

场地周边山体覆盖着公路绿化常用的尾叶桉经济林,地形错落复杂,中心有地势低洼而开阔的三个水塘,水中有小岛数个,水岸有坡地、滩涂。由于长期种植单一树种,其他植物物种被排挤,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桉树经济林的栽植方式让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场地内水体几近枯竭,土壤呈现营养不良的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做改变,这块土地的状况令人堪忧。

3、设计策略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建造一个低维护甚至不需要维护的自然环境、一个可以自己生长的公园,使其通过自身机能调节,营造抑或说还原出积极有魅力的岭南生态景观。

公园建设首先是改善退化的土壤环境,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这里的生态缺陷问题。通过移除场地内尾叶桉林,建立较完整的乡土植物基底,从而逐步恢复土壤的“健康”。乔木层选用榕树,荔枝,木棉,白兰,黄槐,紫荆等乡土树木混种,灌木地被则选用了映山红,野牡丹,香根草,芦苇,棕叶芦,象草,白茅等生命旺盛的花草。更有竹子和芭蕉穿插其中。以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群落,重建生态平衡,并达到自我调整的目的。

在对场地内水体的处理上,设计师采用了低干扰的手法,顺其落差,筑坝、搭桥、在驳岸种植丰富的水生植物,疏通生态廊道,为动物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跌级处理的水塘,承担着雨水收集的作用,并可对周边绿地进行灌溉,对整个公园的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都将有着巨大的影响。

公园里人工设施和漫步道的设置也是建立在恢复生态环境基础之上。通过置入折桥、观景台、码头、水榭、建筑、水坝、栈道等,让人们畅游其中时能有丰富而有趣的体验。而为了尽可能减少人工建造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场地中人工元素的材料大多都来源于共和镇本地可取素材,如竹、木、毛石等。手法上也采用了当地常用的建造方式。造价低廉,却野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