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
- 项目地点:
- 中国 新疆省石河子市
- 项目规模:
- 492.1公顷
- 设计时间:
- 2017年02月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有“农垦名城、戈壁明珠”美誉的石河子,是以屯垦戍边兴起的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的现代城市。项目所在地位于南山新区,现状为农田,未来将发展为以高新产业为特色的新城。石河将由两条现状主干灌溉渠改造而成,破除硬质的混凝土,新的河道以及周边绿地将成为新城的核心公共空间及生态廊道。
2、目标与挑战
石河子位于天山北坡,气候干燥,终年降雨稀少,农田灌溉依赖天山融雪,通过灌渠运输至农田。这样的灌溉方式造就了石河子特色的渠系城市风貌。石河现状为两条骨干灌溉渠,承担着南山新区半数农田的灌溉任务(水量3.97m³/s),以及为下游沙湾县农田输水(水量10m³/s)。数据可见石河用水大部分为过境水,可自用的水量非常有限。另外,当前农田面源污染导致灌渠退水的下游水库水质问题严重。如何用有限的用水满足河道绿廊的营造和维持,以及控制水质缓解下游污染,成为石河生态改造面临的最大挑战。另外,城镇化改造带来产业更迭、农地消失及人口膨胀的问题,如何保有石河子农垦文明的记忆、利用滨水优势营造特色公共开放空间成为设计上的难点。
石河景观廊道将成为重要的生态走廊和市民休闲游憩、享受自然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生态文明的新名片助力城市发展。
3、设计策略
针对水问题,本项目提出了“水利灌溉+景观”的策略,尝试功能性水景观的实现。总结石河子传统农垦水利的智慧,将其景观化表达。场地现状东南高西北低,将主河道设置在场地北部,生发出根系生态灌渠覆盖整个场地,水流依从重力由东向西流淌,再通过根系灌渠滋润正片绿地,为植物生长提供保障。提取“渠系城市”风貌的构成方式,利用林带保护生态灌渠,改善局部小气候,减少蒸腾保持水土,强化水系肌理。水绿结合形成根系输水、枝繁叶茂的生态基底。
水量得到满足后,控制水质成为下一步目标,本项目提出“水生态+景观”的策略,引入生态水处理与水景观结合的处理方式,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改变平直的输水渠模式,主河道恢复自然条件下河流曲折蜿蜒的形态,利用根系状的生态灌渠增加边界,为动植物营造栖息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远期城市开发后可将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接入到石河净化湿地节点中,利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为河道补水,并提供生态科普的场所,增加其社会教育功能。
通过与其他现状及规划公园的平行比较,总结出石河的品牌特点,即以生态休闲体验为特色,主打亲水休闲活动,展示石河子农垦水利文化。构建复合游憩系统,从空间布局、活动装置和新技术方面优化游览感受,讲述一个以水为线,溯流而上寻回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本来生活的故事。
4、结论
通过这些设计策略,单调干燥的土地恢复了生机,生态河道和根系灌渠像血管一样将流动的血液输送到每一寸肌肉,一个充满力量的生态绿廊将成为城市发展稳固的根基,支持城市明日的繁荣。这也是“本固枝荣”概念的由来,从形态到功能,遵循自然法则、传承古老的智慧,最小干预解决最大问题,营造理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