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因为三峡和葛洲坝水库而闻名于世,被称为 “水电能源之都”,坐落于长江边,地貌以丘陵山地为特色。运河公园位于宜昌市 “城东生态新区”,地处丘陵地貌的低洼地,场地内现状主要为废弃的鱼塘,内有一小型水电站。设计通过最少的干预,使之成为新城的“生态海绵”,净化被污染的运河的水体,缓解城市内涝,保留场地记忆,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别具特色的休憩空间。
平板桥是设计师对场地原有鱼塘的堤埂行进生态化的地面铺装,并与木栈道相结合,形成的一个分布全园的漫步道网络。这种水泥栈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水泥水埠,是一种新乡土景观。市民亲切地称伞廊与平板桥结合的形式为“水上桥,林间路”。
设计探索了一种将城郊农业景观转化为城市“绿色海绵”的途径,通过最少的工程改造,使昔日的工、农业“废墟”成为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和游憩景观。设计中对场地工农业遗址的利用和转化,不但使公园有了文化的记忆,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树林中,在水畔的平台上,太极、瑜伽、舞蹈都是居民们感受自然的质朴方式。在自然中,拍摄婚纱照、汉服照,是人热爱自然的体现。于水畔栈桥,支上画架与相机,分秒间,不知是记录时间,还是记录自然,更或是记录生活。在宜昌运河公园,处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