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地处松花江下游,洪泛时有发生。项目场地在江北新区,当地刚刚修建了一条可防御50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堤,将原属于江滩的200hm²湿地与主河道切离。湿地公园四周将修建一系列生态洼地,南部文化中心及北部城区产生的雨洪径流汇集于此并得到净化。
研究发现,场地在旱季和雨季的水位高差变化达2m,因此寻求将公共空间与弹性湿地景观相结合便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设计师建立了6km的栈道系统,连接13个休憩平台,使人行空间与地面和湿边缘脱离。还利用当地透水的火山沙,在高地上铺出生态友好的人行道,与湿地上的栈道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步行网络,穿梭于树丛和草地之间,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建成的适应性水弹性公园,利用最小限度的干预措施修建了木板道和休憩场所,轻轻地触摸大地,亲近自然而不破坏自然,满足了市民的休闲游憩需求,同时让自然修生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