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位于涪江流经重庆潼南区中心区域两岸,南侧紧邻大佛寺四级风景区,地处潼南城市形象展示的核心区域,是高密度城市中难得的滨河滩涂绿洲。湿地逃生桥全长370m,标准段通行净宽5~9m,桥面面积为2708.70m²。慢行桥由南向北依涪江滩涂而建,制高点连接公园外侧市政道路及公园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低点连接湿地公园内部慢行道。桥面高度高于洪水警戒位,设计将滨江体验与应急疏散紧密结合。
在自然条件上,涪江滩地基础条件复杂,故桥体采用钢结构来减轻自重;同时受涪江汛期制约,采用钢结构可缩减施工时长,在汛潮来临之前完成,速度与美感交融。在结构上,设计采用三角形的桁架结构,可增加桥梁跨度,尽量减少立柱对景观的影响。桥体立柱外包镜面不锈钢,桥柱通过反射周边环境与自然相融;桥体及铺装以干挂木板为主要材料,宛如生长在江边的一叶支脉,生于斯长于斯,与场地形态交相呼应。
设计灵感来源于地形特色,利用光、山、竹、影,打造具有佛教禅意的休息廊架。桥体形态呈现宽窄变化,桥面宽度为3~9m;桥中心设计遮阳亭,供游人遮阳避雨;全桥符合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且临近市政路,贯穿整个园区,为临时应急避险提供可靠保障。景观禅廊的整体设计在形式上源于佛教文化中的“枯枝”造型,结合场地地形,形成充满禅意的禅廊形态;在功能上,景观禅廊与周边步道相统一,联为一体,形成慢行系统的重要分支;在材料上,整体结构采用钢材料,外饰木材质。在具体的设计中,开放的木质廊架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观赏莲花池的视野与休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