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历史街区风貌景观桥项目位于衢州历史之城——南孔古城,承载从历史节点水亭门至钟楼老街之间旅游游线的功能,定位为展现衢州历史文化、展望衢州未来的创新桥梁。项目从历史街区水亭门开始,至原农行地块的过街天桥及连廊,总长约360m。
项目除了需满足过街天桥功能和水亭门至下街的无障碍通行需求外,同时也希望成为衢州市历史街区串连各历史节点的新地标。
因地处历经各个朝代的旧城中心区,城市街道空间并不宽裕,加上受各种地下管线影响,局部面临原有商业建筑的立面改造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新建商业区预留游线的衔接问题,在选线上面临着各种挑战:(1)地下管线的避让问题。(2)原有商铺立面整改以及与未来商业区预留衔接问题。(3)合理布置垂直交通及满足无障碍需求的问题。
设计策略为传统与当代设计相整合。融入了文化宣传和科技智能展示的功能,串连从衢州古城墙遗址,水亭门到钟楼的一条旅游及视觉轴线,以景观桥为文化载体,通过智能互动模式展演历史故事,运用七巧板古老的智慧丰富了当代的空间设计,将传统的龙灯形象转译为一条历史通廊。
(1)承担过街天桥功能:人们穿行县西街和下街更为安全;(2)原有地下管线避让:为满足结构落柱的需要,靠近县西街商铺的管线需进行相应的避让;(3)形成完整的整体风貌意向:连廊空间分别经过县西街、商铺、县学塘、商业内街和下街,形式上的变化丰富了廊道空间,但元素及立面的选择保证了整体风貌的完整;(4)提供无障碍旅游游线:重要节点处,除设置楼梯外,还设置无障碍电梯,满足无障碍通行需要;(5)都市空间立体化:架高的连廊空间,穿越了道路、商铺、公园、商业街,保障步行空间安全的同时也使体验也更多样。
衢州市历史街区风貌景观桥是一项民生工程,方便市民无障碍通行的同时充分展示街区的历史文化,让本地人及游客更多地了解场地周边的历史。廊道在供人通行的同时也将带动店铺二层商业的发展,同时也将科技互动展演更好地融入城市。人们在阅读历史的同时,也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