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EN
|
中文
关于土人
土人铭
简介
资质
荣誉
首席设计师
管理层
设计团队
组织架构
土人项目
海绵城市+景观
建筑
规划
桥与装置艺术
土人理念
文章目录
论文
出版
土人新闻
媒体报道
学术交流
视频动态
土人学社
设计服务
业务分布
服务范围
设计评论
联系土人
联系方式
加入土人
首页
> 搜索结果
全文搜索“桃花源”
全部
全部
项目
新闻
学术交流
视频
论文
出版
[论文]别让更多的
桃花源
消失在黎明之前——构建服务于高品质旅居生活的新型基础设施暨桂林成就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三项建议
2023-01-04 10:42
中国众多地区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文化资产和气候条件,具备成为世界级的旅居目的地的潜力。但长期以来,当地单一的观光旅游开发模式、粗暴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和粗放的土地开发模式,使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和乡土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笔者认为,随着人民对...
[论文]从“
桃花源
”看社会形态与景观韧性
2022-12-29 10:40
笔者首先从社会形态与景观韧性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探讨,提出多中心治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景观韧性。接着对“桃花源”的社会治理模式与景观模式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正是草根自治社会与可持续丰产景观共同塑造了这一虚构的理想世界。随后,笔者以古徽州地区为例,阐...
[论文]
桃花源
与生存的艺术:我的治愈地球之旅
2022-02-14 17:15
10月8日,国际景观学与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2020年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揭晓,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荣获该奖项。这是国际景观学与风景园林界授予具有杰出贡献的景观设计师和学者的最高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俞孔坚发表主题...
[新闻]营建城市中的“
桃花源
”
2010-03-15 17:31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穿过一个小山洞,发现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
标签:
俞孔坚
设计生态学
城市规划
历史文化
[论文]
桃花源
——理想化的天府
2010-02-02 12:09
标签:
桃花源
天府
理想化
[新闻]桥园公园——营造城市中的
桃花源
2009-05-18 00:00
桥园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公园场地南临盘山道,东以天山路为界,西北朝向卫国道立交桥呈扇形展开,占地22公顷。东南两侧为城市干道,周边社区人口近30万。建园前这里是废弃的靶场,北侧尚有一土堤;该地块属低洼盐碱地,地块内有数汪水塘。
标签:
天津
桥园
建筑设计
生态基础设施
雨洪管理
[新闻]评论:找回消失的
桃花源
2008-02-26 00:00
俞孔坚教授认为,桃花源作为“生存的艺术”的起源,使得景观设计学成为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之道相结合的艺术。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平民相联系的文化。遗憾的是,中国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真实桃花源...
标签:
俞孔坚
生态基础设施
历史文化
[新闻]美术报:记忆·
桃花源
2007-03-31 00:00
近来,北大教授俞孔坚正致力于四处推广一个观点:“找回消失的桃花源。”在我的理解中,这是这位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诗意表达。
标签:
俞孔坚
设计生态学
历史文化
[新闻]俞孔坚:让当代景观设计重归“
桃花源
”
2007-03-28 00:0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俞孔坚教授新作《生存的艺术》,虽然只有50多页,却浓缩了俞孔坚几十年积淀的景观设计理念之精华。于业内人士,它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指南;于我这样的门外汉,也算是最佳的普及之作。
标签:
俞孔坚
生存的艺术
[新闻]北大教授俞孔坚:找回消失的
桃花源
(图)
2007-03-14 05:31
创建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的俞孔坚教授日前在演讲中提出: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产物和延续,它应是源于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的艺术”,桃花源是“生存的艺术”的起源,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应是重归桃花源。
标签:
俞孔坚
设计生态学
生存的艺术
历史文化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站内热搜:
海绵城市
生态基础设施
反规划
生态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