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新城市主义领导者俞孔坚在建设规划领域数十年的思考和探索成果。
这里有他对反自然的“小脚主义”美学观和建设规划进行的反思;有他对积累了千百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俞孔坚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描绘了如何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之设计学途径。此间也有他对青年学生的寄语,多是人生感悟、分享初心,以期共勉。
全书共五篇:第一篇桃源之殇,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为人居环境带来的问题;第二篇桃源乡愁,回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这不是怀旧,而是收拾被遗忘的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经验智慧;第三篇新桃源憧憬,探讨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描绘如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四篇设计科学与艺术,探讨实现新桃源的设计学途径,探索实现拯救与修复之道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第五篇在途中,是番外篇,分享初心,感恩社会,勉励青年。
索金之问:中国城市能否存续? 01
柯布的答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途径 12
桃花源与生存的艺术:我的治愈地球之旅
第一篇桃源之殇
003 /大历史视野中的人类景观
008 /欧拉绿洲与消失的文明
014 /消逝的阿尔卑斯山美景
021 /消失的伊甸园:困境中的全球城市
028 /雨殇
032 / 水殇
038 / 土殇
043 /城殇
047 /城市荒野:另一种消失的文明
056 /哭泣的母亲河
062 /两条远方的河流
066 /大河的另一种文明
074 /棕地——工业文明的孽债
082 /桥园捍卫日记
093 /灾难景观:美丽与恐怖
097 /欲望的景观
102 /无处可逃
108 /天堂的遗憾
117 /两种文明的斗争
第二篇桃源乡愁
129 /故乡水是白沙溪
134 /儿时的空间
142 /城市儿童需要怎样的乐园?
150 /精读大地
156 /岐山脚下的那方神奇土地
163 /仙境是个慢地方
170 /阅读西溪南
177 /峨蔓的盐田
182 /向农民学习
188 /北欧现象
194 /百姓日用即为道
200 /寻找京杭大运河
210 / “海绵”的哲学
219 /社会形态与景观韧性
226 /社会与生态的基础设施
第三篇新桃源憧憬
235 /大脚革命与新桃源憧憬
258 /论低碳美学与低碳艺术
261 /制止粗暴无度的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
268 /复兴古老智慧,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282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287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问题研究成果概要
321 /三大创新策略综合解决雄安新区的水问题
333 /关于平陆运河工程的几点建议
344 /生态安全格局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348 /论景观的服务
352 /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
358 /别让更多的桃花源消失在黎明之前
363 /韧性国土与水生态系统修复
374 /生态修复:一场改善中国城市和实现美丽中国梦的’'运动"
380 /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
385 /海岸带景观
392 / 回归生产
398 /论"公园"
404 /共享城市
409 /步行上班
416 /论全球视野与地方行动
第四篇设计科学与艺术
421 / 一次景观伦理的心路历程
431 /实践研究:创新知识和方法的范式
436 /为谁设计
439 /论’'丛林法则'’与"戒权所"
443 /论景观设计学
453 /人类世生态系统与生态修复
460 /论设计的生态
467 /地理设计展望
471 /景观都市主义:是新酒还是陈醋?
478 /设计"有感觉"的城市
483 / "大脚'’度量的集聚与混合
490 /世博本质是什么?
495 /环境标识与解说
499 /大数据里的景观
504 /人工智能与未来景观设计
508 /警惕智能工具的陷阱
512 /从"鬼屎"到Meta
517 /论景观评论
520 /追寻恩师陈传康的足迹
530 /传承实践研究与创新教育
540 /给在华的外国设计师立传
546 /修补被男人弄坏的土地
552 /锈迹之美
556 /林璎的拓扑变幻
559 / 咼线公园的启示
第五篇在途中
565 /曾与你一起仰望星空
568 /我的大学一年级
576 / 使命
597 / 逆流而上
599 /奇货可居
602 /忠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
605 /分享感恩
608 /常怀感恩之心,长保青春锐气
612 /修改写在大地上的文章
跋 为还我一个美丽的故乡 616
参考文献 631
本书是中国新城市主义领导者俞孔坚在建设规划领域数十年的思考和探索成果。
这里有他对反自然的“小脚主义”美学观和建设规划进行的反思;有他对积累了千百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俞孔坚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描绘了如何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之设计学途径。此间也有他对青年学生的寄语,多是人生感悟、分享初心,以期共勉。
全书共五篇:第一篇桃源之殇,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为人居环境带来的问题;第二篇桃源乡愁,回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这不是怀旧,而是收拾被遗忘的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经验智慧;第三篇新桃源憧憬,探讨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描绘如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四篇设计科学与艺术,探讨实现新桃源的设计学途径,探索实现拯救与修复之道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第五篇在途中,是番外篇,分享初心,感恩社会,勉励青年。
一场实践二十多年的“大脚革命”,探索人居环境如何重归“生存的艺术”;一段关于“新桃源”的憧憬,反思人与土地、自然、生态的关系;一次源自“天地人和谐”审美观的“大脚美学”之集中呈现。
《大脚革命与新桃源》是中国新城市主义领导者俞孔坚在建设规划领域数十年的思考和探索成果。
所录内容不足百篇,总体上都是些应题短文,也对当时国际、国内的一些事件结合专业进行讨论。尽管论题广泛,主题不出两个方面:中国城市能否存续、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俞孔坚在景观设计学领域成就斐然,是中国新城市主义的领导者和批判性探索者。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土地资源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出现众多严峻挑战,尤其在城市建设中出现反自然的“小脚主义”美学与建设规划理念,它缺少人文关怀,高碳、高耗能,是导致城市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俞孔坚在书中提出了如何治愈“现代性”造成的都市创伤,即如何重塑城市未来,如何让人居环境重新回归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桃源之境”。俞孔坚的答案是:“大脚革命”。它根植于土地,以中国传统“天地人和谐”为审美基础,是一种“大脚美学”。与此相对应的实践,即“大脚革命”。有别于用钢筋混凝土隔绝自然野趣,人为减弱自然生态机能的小脚美学,大脚革命主张“回归土地”,并强调了几种观念,如:人居环境的设计首先是一种“生存艺术”;城市的规划设计,应回归“土地的伦理”,学习“农民的智慧”,因为对土地和生命的依赖和适应,使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及社区——景观(Landscape),在人类的短暂历史中以相对恒常的状态而存在,人类种群和社区以一定的韧性适应并利用自然,得以生存和繁衍,形成了对这方土地的认同和归属。
因此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说,《大脚革命与新桃源》是关于美好家园营建的艺术,也是关于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生命何以永续的答案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