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大学设计课程系列”丛书
在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景观设计学承担了振兴传统村落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北京大学依托黄山西溪南、婺源巡检司等研学基地,基于“开放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实地调研、了解“三农”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乡村生态破坏、社区凋敝、产业落后、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等具体问题开展研究,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学的学科优势,借鉴生态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提出“北大方案”。我们把近些年的教学成果集结成“北京大学设计课程系列”丛书,与学界和同行共同探讨实现我国乡村全面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途径。
关于本书
本书建立在俞孔坚教授的“海绵城市”和“海绵地球”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尝试用基于自然的途径建设“海绵田园”,实现高效生产、旱涝调节、水土净化、生物保育、遗产保护与审美启智等综合效益。对场地的社会和自然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深入场地调研并结合发展需求,修复和重建场地中被破坏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徽州西溪南村为代表,探究生态文明时代水系统调节和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004 前言
008 平原印象-表征场地基础信息与水生态系统现状及演变
012 场地背景
018 水生态系统要素解析
022 水生态系统要素演变
032 研究问题
034 机制寻踪-过程流域尺度与集水区尺度分析
036 研究框架
037 研究流程
038 流域尺度
046 集水区尺度
062 触摸脉搏-评估场地尺度研究与绩效评价
064 西溪南农田排水的五种要素组合类型
080 绩效评价
088 景观对策-改变情景模拟和策略
090 情景模拟
094 优化策略
100 海绵模块设计
110 生机重现-影响规划
112 海绵田园规划
124 未来畅想-决策展望
126 展望
130 参考文献
133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