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俞孔坚. "大脚"走向生态城市[J]. 房地产导刊, 2010(3):1.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将自然而健康的小脚变为畸形而无用的小脚、被认为是一种从粗野到高雅的城市化过程。而今这种被士大夫和贵族们讴歌过近千年的审美和价值观正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而被继承甚至发扬。
过去30年内,城市里面的自然资源、自然的河流、自然的土地都被裹上了水泥。所谓的新农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水利建设”的一个个样板就是给自然裹上脚。一个月前道路两边还是茂盛的油菜花、一夜之间都被城市的建设者们换上只开花不结果的所谓“观赏植物”。所谓的“粗野”、变得“高雅”而无用。
中国目前每年消费了世界54%的水泥、和30%以上的钢材,这些钢材和水泥大都拿去“裹脚”了,努力使城市成为巨无霸,使长江与黄河成为水渠,使丰产的良田成为观赏草坪。我们梦中所谓理想的城市、就是被裹了脚的城市。
看看卫星拍回的地图上、中国的这片土地是棕色的,为什么中国的土地是棕色的?因为我们耗去了土地的生命。中国环境与生态危机的巨大现实背景告诉我们,建筑与城市设计应该重归“生存的艺术”、必须要有一场革命大脚的革命。
这个革命有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反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
这种美学会让我们的城市街道上跑动的是自行车而非汽车,两侧长满丰产的果树和玉米、而不是病态的、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木:这新的美学让雨水流淌在大地、渗入地下、而非进入水管排入大海:这样的美学使我们的小区长满小麦和蔬菜;这样的美学让耐寒、耐旱的野草替代光鲜却耗水无度的草坪;这样的美学会使我们不再应为畸形的大厦而欢呼,也不会因为巨型的广场而欢呼。这种美学要求我们与洪水为友,解开自然过程的“大足”,让其自由做功让我们的城市丰产且美丽,享受无尽的自然生态服务在这两个原则之下,建立我们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