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EN
|
中文
关于土人
土人铭
简介
资质
荣誉
首席设计师
管理层
设计团队
组织架构
土人项目
海绵城市+景观
建筑
规划
桥与装置艺术
土人理念
文章目录
论文
出版
土人新闻
媒体报道
学术交流
视频动态
土人学社
设计服务
业务分布
服务范围
设计评论
联系土人
联系方式
加入土人
首页
> 搜索结果
全文搜索“大运河”
全部
全部
项目
新闻
学术交流
视频
论文
出版
[论文]遗产廊道与
大运河
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2010-02-02 11:54
遗产廊道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不仅强调了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而且强调了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性。我国有着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但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还缺少遗产廊道这个层次上的架构,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类似于重要...
标签:
大运河
遗产
廊道
理论
框架
[新闻]
大运河
遗产济宁段保护规划公布实施
2010-01-12 00:36
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五所、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编制的《大运河(济宁段)遗产保护规划》已于2009年12月30日由济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标签:
山东
济宁
历史文化
[新闻]京杭
大运河
快要死了?
2007-11-07 00:00
生活在北京的人在路过南新仓、后海、通惠河等地的时候,可能已经很少想到,这些地方曾因为一条人工长河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北京这座城市也是因为这条河而迅速繁荣。同样托庇于这条河流兴起的城市在全国有22座。这条河就是始建于公元604年的京杭...
标签:
京杭大运河
历史文化
生态基础设施
[新闻]京杭
大运河
申遗:为了逝去的文明
2007-07-08 09:34
6月20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协调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向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官员宣布,希望从中选出一个城市牵头组织“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公室”。
标签:
滨水设计
历史文化
[新闻]
大运河
保护最好的规划是“反规划”
2006-06-06 03:43
虽然,大运河曾经有过千百年的辉煌,但现如今,这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因为历史上漕运的废除,黄河改道的淤塞,普遍的缺水,乃至后来严重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多次的改造和沿岸的开发建设,作为有水通航贯通全程的完整意义上的一条河,已基本上不存在了。
标签:
滨水设计
雨洪管理
反规划
历史文化
[新闻]专家吁国务院设专门机构全面负责京杭
大运河
申遗
2006-03-29 00:00
针对京杭大运河申遗过程中的争议,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呼吁尽快建立“大运河国家遗产廊道”,它的定位是国家遗产廊道、国家生态基础设施和国家教育和游憩廊道,由国务院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国土资源、建设、文物、环保、林业、水利、宗教等...
标签:
俞孔坚
运河
历史文化
[新闻]京杭
大运河
申遗悬而难决“卡”哪了?
2006-01-17 05:34
“为了保护大运河,不让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断流’,我们几个老人愿做运河上的纤夫!”前不久,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3位专家,就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问题,联名向运河沿途18座城市发出一封信,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物质文化和...
标签:
历史文化
生态基础设施
[新闻][央视论坛]
大运河
“申遗”堵在哪里?
2006-01-11 00:00
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光临今晚的《央视论坛》。那么最近有三位著名的遗产保护专家联名给京杭大运河沿岸的18个城市的市长写了一份公开信,呼吁用创新的思路来加快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这样一个工作进程。
标签:
俞孔坚
运河
历史文化
生态基础设施
[新闻]俞孔坚谈东线文物保护:消失的不止是一条
大运河
2004-08-30 10:36
这次考察是国家文物局立项的“基于整体保护目的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项目的内容,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东西,目的是对大运河沿途的自然、环境、城市化和文物保护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够提出有关对大运河实施整体保护的方案,供国家和地方...
标签:
俞孔坚
设计生态学
历史文化
雨洪管理
[新闻]北京大学京杭
大运河
整体保护和国土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考察出发
2004-07-05 09:58
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是世界上人工挖掘的最长的一条河流,历经两千五百年的不断开挖,其兴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身份证”。
标签:
运河
历史文化
生态基础设施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站内热搜:
海绵城市
生态基础设施
反规划
生态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