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人理念 >  出版 >  正文
/upload/old/book/200377151545471.jpg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

  • 作者:俞孔坚
  • 译者: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本书是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大教授俞孔坚先生及其同事们基于高科技园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创新网络和人本精神是作者关于高科技园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结。如何在景观上体现、满足和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是本书的核心。本书分为理论、方法和实践三篇。   理论篇着重阐述高科技园发展的历史意义及硅谷精神。作者把高科技园作为人类不断追求工作--居住--自然三者和谐理想的一个产物。是人类的生活理想与科技文明交替衍生和发展的历程打在大地景观上的烙印。硅谷精神,包括企业家精神和人本精神是高科技园得以产生和发展之本,也是高科技园景观设计所应显现的内涵,是高科技园有别于其他土地利用及其地产开发项目的特质。   方法篇着重讨论了高科技园的整体环境和户外空间,而尤其注重围绕人的体验和活动来探讨园区景观的设计。硅谷各著名公司景观的讨论可以看作是对上述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注解。   实践篇例举了五个高科技园的规划。这五个实例从许多方面来说都不尽完善,但它们至少可以说明作者的一种探索,即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着手,秉承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场地精神的原则,进行不同级别的高科技园规划和设计。   本书可作为设计学(包括建筑、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高科技园区及开发区的管理和决策者参考。   序(安娜莉·萨克斯尼安)   硅谷以其无限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和规划师们。加州这一地区的技术活力引发了区域和地方性试验区的繁延,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科技园,许多国家都以有几十个而自豪。然而,它们的倡导者们却很少就促进创新过程的物质和经济环境进行系统的思考。   硅谷的物质景观-公司间的空间相互关系,以及公司与研究机构和风险投资商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硅谷的开放性文化以及该区域内参与者之间的谐同作用的形成有关键的作用。硅谷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它便于两个往日同事懈逅相遇, 它能使技术在不自觉中杂交衍生, 它能使技能和技术频繁组合, 它能使信息顺畅流通(常常以一种闲言碎语的形式),它能使当地社区不断学习进步。与此相适应,公司及社团组织不但鼓励纵向的交流,而尤其方便于横向的灵活的交流。简而言之,硅谷深层的社会关系反映了、同时也是再生了城市的形态。   俞孔坚教授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促进我们对高科技景观设计的理解。他不但在世界许多地方从事过城市设计,他本身也是一位创业者。1998年当我初识俞博士时,他才刚刚在中关村地区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自己的研究所-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企业,由俞及其妻子和一位职员经营。而当我于2001年再回到北京时,土人已发展到近50名员工,从事一系列基于高科技的设计和咨询服务,其客户来自全世界。   作为一个创业者,俞深知创立和发展一个公司所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他懂得如何创造一个更人性的、实用和优美的环境; 作为一个身处北京的教授和实践家,他又有机会参与一个当今最令人激动的科技发展试验,并从中学习。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从90年代后期开始,便明确划定类似中关村这样的高科技园区,以促进大学及科研所的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的企业如联想、方正和四通,都是90年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象俞孔坚博士和UtStarcom的Hong Lu等从美国回来的创业者,以及当地的创业者们正在开拓中关村新一代的科技成功。   这并不是说中国已再创了硅谷,这是不可能的。两国的国民政策、经济及政策环境太不相同,而始于21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与硅谷起步的19世纪末页的状况有天壤之别。然而,现在的机遇前所未有。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印度以及其它过去的边缘经济区域正在建立与硅谷的密切联系,同时在创建他们自己的、有特色的、但又是联系的创新中心。这就使得在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跳跃成为可能,而这在以往的时代中是不可想象的。同时这些新生地区的设计师们有机会来避免今天困扰硅谷的城市问题。通过倡导优美、舒适和健康的环境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工作、娱乐和生活需要,以及强调工作与生活的空间关系,俞博士也许能帮助规划师们避免重蹈硅谷交通拥挤和住房短缺等覆辙,而这些在今天正危胁着硅谷原有的创造力和活力。
目录 Contents
序(萨克斯尼安)
自序
引言
理论篇
第一章 从田园带科技园 -- "园"的含意
1.1 田园、自然与生产、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原始模式
1.2 院子、花园和宫苑:环境功能的新组合
1.3 宫苑、官邸:开办公与自然结合之先河
1.4 公园(Park):J将自然引入居住与工作的城市
1.5 从工业村到田园城市:追求自然、工作及生活和谐的尝试
1.6 从工业园到高科技园、现代企业园的演变
小结:以人为本的景观演绎历程

第2章  世界高科技园区概述
2.1 高科技园的类型
2.2 区位特点及空间布局
2.3 高科技园区开发模式

第3章  硅谷及其精神
3.1 硅谷概要
3.2 从斯坦福到惠普:硅谷文化的源头
3.3 从贝尔实验室到英特尔(Intel):一个关于企业衍生的故事
3.4 硅谷精神
3.5 硅谷的未来目标

方法篇
第4篇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以硅谷为例
4.1 空间结构
4.2 功能性景观元素

第5章  硅谷著名高科技企业园景观
5.1  3Com
5.2 Apple
5.3 Genecor
5.4 HMT Technology
5.5 Intel
5.6 SGI(Silicon Graphics)
5.7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5.8 Sun Microsysytems

实践篇
第6篇  中关村西区规划:一个创新的网络,一个有机衍生模型
6.1 规划目标与定位:高技术中心
6.2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6.3 规划前期分析及依据
6.4 总体布局规划
6.5 交通:网络的流
6.6 建筑:网络上的节点
6.7 分期实施方案
6.8 主要技术指标
附件
附1 来自创新人才的调研报告
附2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特征和问题分析
附3 中关村及邻近区域有关设施的调查报告

第7章  中关村软件园规划方案:创新的网络,生命绿树之果
7.1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
7.2 规划的依据和构思来源
7.3 总体布局
7.4 开发模式和分期建设

第八章  广东省南海市狮山信息产业园规划
8.1 发展战略研究
8.2 场地及地域的自然与人文分析
8.3 总体规划特点

第9章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大地生命的细胞,可持续的创新网络
9.1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生命细胞概念
9.2 规划的构思来源
9.3 总体布局规划

第10章  中关村丰台科学园规划:用工作与生活的天平,调衡人与自然的和谐
10.1 理念与方法:新和谐概念与高科技园
10.2 场地分析
10.3 总体用地布局
10.4 环境与绿地
10.5 交通系统
10.6 地块单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