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继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公布之后,2015年6月10日,住建部又下发文件,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首个试点城市。在住建部陈政高部长的倡导下, 在住建部的积极推动下,“城市双修”从三亚发起,星星之火开始在全国燎原起来,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015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2016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三亚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总结了全面开展“城市双修”的工作重点。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随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全面开展“城市双修”,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在生态建设方面,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在俞孔坚教授的观点里,过多修饰的“小脚”式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工维护,导致高成本且不可持续;而充满自然生机的“大脚”式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生态自我调节功能,能够满足步行、骑车等功能性的多样需求。应通过“反规划”途径,运用“大脚革命”的理念和生态修复技术,砸掉硬化的河岸和海岸、铲掉化妆式的花坛和铺装广场,建立“大脚式”的生态基础设施,修复河流与湿地系统,回归丰产的土地,完善城市与乡村的慢行系统,建立国土与城市的绿色海绵系统 ,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美丽中国。

“城市双修”之发展历程

2015年6月10日,国家住建部下发文件,原则同意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双城)综合试点。

2015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做出了工作部署。

2016年9月,三亚红树林公园等项目建成。

2016年11月,《三亚“双修”研究》、《万众“双修”战沉疴》出版发行,俞孔坚为其作序。

2016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三亚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总结了全面开展“城市双修”的工作重点,并在东岸湿地公园、红树林公园等项目现场进行观摩。

2016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2017年3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展“城市双修” 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017年3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

未来……

“城市双修”之俞孔坚实践

修复后

修复前

2016-生态修复:海南省三亚市春光路红树林生态公园

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三亚东河中上游,临春河中段,东岸湿地的泄洪渠下游,是整个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产项目的建设,红树林湿地区域遭到人为破坏,河道丧失原有生态功能及休闲服务功能,原来连续的绿色基础设施被割裂。 红树林生态公园的设计方案通过强有力的生态还原策略,以及保护与开发策略,最终将其打造成一个以红树林保护为核心的集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红树林生态科普乐园。方案采取了五大设计策略:建立既能自由吸纳城市雨洪又能将雨水转化为淡水资源的城市海绵体;建立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湿地环境,营造适合红树林和水鸟生存的生态栖息地;模拟红树林原生群落,采用人工种植与自然演替相结合的方式恢复红树林,丰富植被群落;科学分区,分级保育,在开发之前对红树林实施合理保护;合理开发,在可开发区域建设集聚三亚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滨水公园。

修复后

修复前

2016-湿地修复:东岸湿地公园

东岸湿地公园的建设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全方位融入“双修”和“海绵城市”的理念,创新性地将公园打造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复合型公园,构筑起城市“绿肾”与“绿肺”体系的重要节点,提升了城市的生态承载力,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的有机融合。进而创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记忆,为广大市民与游客提供休闲游憩、科普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共享绿色空间。

修复后

修复前

2016-湿地修复:浦阳江生态廊道

浦阳江作为浦江的母亲河,在当下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全方面的严峻考验:生态破坏、雨洪安全、地域文化丧失、缺乏活力以及可达性差等等。快速发展的压力以及非科学的河道治理方法使得曾经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的母亲河变得满目疮痍。设计师结合“五水共治”理念,以维护生态健康,营造休闲生活,传承场地文脉为出发点提出了“乡恋浦阳江”的设计概念以及三个具体的设计策略:保卫浦阳、体验浦阳和激活浦阳。形成了以自然风貌,农田果园和水泡链组成的水净化系统的基底;结合规划设计20多公里连续的慢行车道,以及立体、多体验的步行栈桥;再通过沿江十二个功能各异的活力公园的提升,最终将她恢复为一条自然美丽的河流,一条承载乡愁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河流,一条展望未来、迎接崭新文明的河流。

修复后

修复前

2016-生态修复:城头山遗址公园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城头山村的城头山遗址核心区周边。该设计在失去了原有田块及陂塘系统肌理的基础上挖掘遗址场所精神,还原生产性遗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汲取在土地上长期以往的生存技术和艺术,重建人与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自2016年6月7日开园以来,参观游客络绎不绝。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拂耳畔,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追寻着6500年的历史回忆,以其特有的景观语言,重新勾画出人对土地的回望与依恋。

2015-生态修复:衢州鹿鸣公园

本项目位于衢州市西区石梁溪西岸,处于衢州新城中心(商业、行政中心)的核心地段。总占地面积约为31.3公顷。项目定位为市民聚集、休闲、运动、游乐的城市综合型滨水公园。现状地形复杂,由高地的红砂岩丘陵地貌及低处的河漫滩构成。设计体现三大理念:最少干预、都市农业的丰产景观和水弹性适应。此外,设计中充分尊重原有的乡土文化遗产,包括卵石小径、凉亭和农用泵站和水渠,都得到了保护和利用。一套完整的环境解说系统讲述场地的自然与人文的历史故事。

2014-湿地修复弹性景观:金华燕尾洲公园

金华燕尾洲公园探索了弹性景观的设计途径,通过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堤设计,适应于旱涝的植被设计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功能;通过可达性良好、多坡道和泛适用的步道系统和步行桥的设计,将被分割的城市粘结为一体,促进社区交流,使公园成为聚人的场所。设计通过"大中见小"的空间设计策略,将大型文化表演类场所的瞬时人流疏散需要的旷广空间巧妙地化解为平时市民使用的静谧空间,发挥了景观的社会弹性功能;同时,吸取乡土文化传统,重建被割裂的文化脉络,强化地域文化认同,发挥了景观的文化弹性功能。

2013-湿地修复 漂浮的连接: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

设计师将这片退化中的湿地改造为雨洪及自来水尾水的净化区,以改善原生的湿地生境,同时能作为城市公园,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户外游憩需求。设计方案将原先持续恶化的湿地生境和无人问津的城市边缘地带,成功改造为一个具有功能的能的湿地公园,可用调节雨涝、净化城市地表径流以及自来水厂排放的尾水。建成的适应性水弹性公园里,利用最小限度的干预措施修建了木板道和休憩场所,轻轻地触摸大地,亲近自然而不破坏自然,满足了市民的休闲游憩需求同时让自然修生养息。

2013-城市废弃地修复楚地水韵:宜昌运河公园

宜昌运河公园总占地12公顷,位于丘陵山地中的洼地,原为12个废弃的鱼塘。北侧为宜昌运河,南界城市道路(东运陆),西侧邻高架铁路桥。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迅速扩张的城市使原来近郊的农用土地迅速成为新城市的开发用地,而这处12公顷、不宜用来开发的土地,有幸成为新城的公园用地。经过巧妙的设计,使鱼塘成为水体净化器,并引入林丛、栈道、廊桥和亭台, 通过最少的干预,使之成为新城的“生态海绵,”净化被污染的运河的水体、缓解城市内涝,保留场地记忆,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别具特色休憩空间。

2012-湿地修复 让水流慢下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为了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师同时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本体两方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一个绿色海绵体系。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的雨涝危害,而且保证雨季过后仍然有水流不断。第二,拆除渠化河渠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使河岸恢复生机,使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大提高。第三,建造包括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连续公共空间,增加通往河边的联接通道。这些绿道将城市休憩和生态空间一体化。

2011-湿地修复绿色海绵营造水适应城市: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群力雨洪公园通过场地的转换设计,使湿地的多种功能得以彰显:包括收集、净化、储存雨水和补给地下水。昔日的湿地得到了恢复和改善,乡土生物多样性得以保存,同时为城市居民营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正因其对生态的显著改善,该公园已晋升成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项目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雨洪管理样本,以及一套可复制可参考的技术,不仅可在全中国运用,在全球面临相似社会与文化问题的国家也可实践。

2011-生态改造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的最大特色是通过中部的生态景观带为纽带,分割(也是联接)教学办公带和生活带。自然景观带设计充分利用场地中部原有冲沟,作为雨水收集和中水过滤净化的设施,利用地形,使其形成逐渐跌落的水体景观,既可改善校区小气候,又可为广大师生提供亲近自然的景观体验,是学生每天来回于教师和餐厅及宿舍之间的必经之路。

2010-棕地修复 作为生命系统的景观: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后滩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浦边原有的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并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2010-河道生态修复 重生的母亲河:迁安三里河生态绿道

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的设计将截污治污、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景观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把带状绿地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来建设,发挥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占地约135公顷,绵延全长13.4公里,宽度约100-300米,为一带状绿公园,上游由引滦河水贯穿城市之后,回归滦河。经过两年的设计和施工,一条遭遇严重工业污染、令全市人民为之伤痛的“龙须沟”,俨然恢复了当年“苇荷相连接,鱼鳖丰厚,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

2010-生态改造 低碳住家:北京褐石公寓

金华燕尾洲公园探索了弹性景观的设计途径,通过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堤设计,适应于旱涝的植被设计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功能;通过可达性良好、多坡道和泛适用的步道系统和步行桥的设计,将被分割的城市粘结为一体,促进社区交流,使公园成为聚人的场所。设计通过"大中见小"的空间设计策略,将大型文化表演类场所的瞬时人流疏散需要的旷广空间巧妙地化解为平时市民使用的静谧空间,发挥了景观的社会弹性功能;同时,吸取乡土文化传统,重建被割裂的文化脉络,强化地域文化认同,发挥了景观的文化弹性功能。

2008-城市废弃地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城市废弃地修复:天津桥园

昔日的一块脏乱差的城市废弃地,在很短时间内经过简单的生态修复工程,而成为具有雨洪蓄留、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与审美启智和提供游憩服务的、多功能生态型公园。公园的造价低廉,管理成本很低。更重要的是,这一生态恢复型的公园向城市居民展示了一种新的美学——建立在环境伦理与生态意识之上的美学。它是对传统奇花异卉式观赏园林的批判和背叛,同时也是对所谓高科技生态恢复技术的批判,告诉人们自然是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的,只需要人们尊重地域景观,开启自然过程,自然便可以自己做工,为人们提供无尽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彰显城市的独特景观。

2008-河道生态修复 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

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以单一防洪为目标的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工程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大江南北大小河流都面临被硬化和渠化的厄运,这将对国土生态安全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治理工程往往耗资巨大。秦皇岛汤河公园案例说明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绿地与河流廊道的改造和利用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维护其生态服务功能,用节约型城市和可持续环境的理念,用最少量人工干预、最少的设计和工程,满足现代城市人的最大需要,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与人文空间。

2008-海滩生态修复 秦皇岛滨海景观带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渤海海岸,整个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沙滩被严重地侵蚀,植被退化,一片荒芜杂乱;之前的盲目开发破坏了海边湿地,使之满目苍荑。项目旨在恢复受损的自然环境,向游客和当地居民重现景观之美,并将之前退化的海滩重塑为生态健康且风光宜人的景观。通过多种再生设计方法,设计师将一个严重侵蚀、退化、过度开发的海滩生态修复成一个广受欢迎的场所,展示了了景观设计师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生态设计很好地重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004-与洪水为友的艺术: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长达2公里的永宁江水岸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用;生物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保留滨水带的芦苇、菖莆等种群,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整个公园的绿地面积达到75%,初步形成了物种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人文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休闲环境。

2004-生态改造丰产的景观: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里,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让稻香融入书声。用最普通、最经济而高产的材料、在一个当代校园里,演绎了关于土地、人民、农耕文化的耕读故事,诠释了“白话”景观的理念,也表明了设计师在面对诸如土地危机和粮食安全危机时所持的态度。

2002-城市废弃地修复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整合了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主要有四方面的目标:第一,寻常之美,即使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社会主义的工业设施,也将其视为与古代传统遗产一样的文化遗产加以重视;第二,人性之美,如使公园融入城市景观,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第三,野草之美,实践一种新的理念,偏爱不需修剪的、本土的、野生的、维护成本低的植物;第四,适应之美,公园的设计与城市雨洪控制相结合,适应于水位的涨落。
“城市双修”之俞孔坚理论

2016-大脚革命,建设美丽三亚 ——兼论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三亚“双修”研究》2016:1-
          22

2016-后花园的美丽中国实践 ——三亚的“城市双修”《万众“双修”战沉疴》2016:4-8

2016-论生态治水:“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21:6-18

2016-山水之上:衢州鹿鸣公园《建筑学报》2016,10:30-37

2015-“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2015,39(6): 26-36

2015- 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关键技术《中国水利》2015.22:01-04

2014- 论重构社会与生态的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学》2014,2(5):05-07

2013- Landscape installation in the Sanlihe Greenway, Qian'an, ChinaTOPOS2013
          (83), Making Space:6-7

2013- 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学》2013,1(3):05-09

201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北京案例《城市空间设计》, 2012, 3:13-16

2012-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再造秀美山川的空间策略《城市空间设计》2012, 3:

2009- Beautiful Big Feet:Toward A New Landscape AestheticHARVARD DESIGN
          MAGAZINE,2009(Fall/Winter):48-59

2009-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国公园》2009(02):39,40

2008-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s a tool for smart preservation and smart growth:
          The negative approach The 44th ISOCARP Congress – Urban Growth
          without Sprawl – Dalian, China, 2008 Selected Papers – Workshop 6

2005- 论“反规划”《城市规划》2005(09):64-69

“城市双修”之俞孔坚观点
经济网:俞孔坚:深刻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理念 让中国景观学走向并引领世界

当前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生态空间侵占严重,生态功能退化;城市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能力不足,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我认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国土生态保护和重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广大乡村的保护和建设。

谷德设计网:俞孔坚:景观不光是修复城市,还要修复国土。

景观设计学应该勇敢的承担起水利工程的一些工作,修复国土,不光是修复城市,再造秀美山川。

UED城市环境设计:俞孔坚:美丽中国的深邃之形

什么是深邃之形?深邃的形,就是把人的欲望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之上。表面是形,背后是生态的过程、生态的健康和生态的安全。

三联生活周刊:俞孔坚:城市启蒙者

一切景观设计,本质上是土地的设计,首要考虑的应该是生存与功能的艺术。在生态危机日益深重的今天,这种“生存的艺术”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广播网:大脚革命将成为新时代思想改革方向

“大脚革命就是用过去的智慧来解决当代的问题,让自然系统去调节生态环境,人类不要过度的去干预自然。”

MIND杂志: 俞孔坚—美学复兴需要倡导“大脚美学”

“中国美学应该是建立于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中国人在适应环境生存中产生的价值体系。我讲的复兴,是复兴中国长期被剥夺、压抑、掩盖的本土文化,农业文明的精华。在当代就是要复兴大脚美学,是要解决很多有关环境的现实问题的。”

TEDxYouth:俞孔坚—大脚革命与美丽中国

“大脚革命,是要创立新美学、新城市、新生活、新文化,走向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之梦。”

亞洲浪潮:俞孔坚—大脚美学:踏足大地的设计生态

“只要人类不要麻木地追求美而牺牲其中的实用,这才会更美好。”

人民画报:俞孔坚—追寻美丽中国的“大脚革命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前,进行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可以保护中国当地社会的和谐,防止整个国家生态系统丧失生态弹性以及生命支持、文化和美学价值。”

新周刊:俞孔坚—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才是真正的地标

“地标一定是乡土的,是人跟土地的精神联系,是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科学时报:文化•野草•科技——景观设计专家俞孔坚博士访谈

“我们希望能通过景观设计,把握自然、历史、文化与人类的和谐统一,创建现代理想人居空间。”

人民网:“反规划”途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思想方法

“‘反规划’是要从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入手,来建立健康和谐的城市社会和城市形态。”

和讯博客:“反规划”与“构建和谐社会”

“这种尊重自然过程,以地球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作为发展规划前提,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建设基础的思维模式,是我们再造秀美山川的唯一正确方法。”

中国环境报:“反规划”之概念

“所谓“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新华网:俞孔坚—反规划,通向生态与人文的理想城市

“把自然的过程、历史的文化过程、我们的精神空间先给留下了,然后再考虑我们新建的城市如何来建设,如何来修路,如何来盖房子,这就是“反规划”形成的一套体系。”

中国环境报:让人自然地栖居——俞孔坚和他的“反规划”

“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景观格局。”

人民日报海外版: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十大战略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

“城市双修”之媒体报道
导言

继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公布之后,2015年6月10日,住建部又下发文件,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首个试点城市。在住建部陈政高部长的倡导下, 在住建部的积极推动下,“城市双修”从三亚发起,星星之火开始在全国燎原起来,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015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2016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三亚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总结了全面开展“城市双修”的工作重点。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随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全面开展“城市双修”,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Down

在生态建设方面,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在俞孔坚教授的观点里,过多修饰的“小脚”式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工维护,导致高成本且不可持续;而充满自然生机的“大脚”式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生态自我调节功能,能够满足步行、骑车等功能性的多样需求。应通过“反规划”途径,运用“大脚革命”的理念和生态修复技术,砸掉硬化的河岸和海岸、铲掉化妆式的花坛和铺装广场,建立“大脚式”的生态基础设施,修复河流与湿地系统,回归丰产的土地,完善城市与乡村的慢行系统,建立国土与城市的绿色海绵系统 ,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美丽中国。

Up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