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Down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接着住建部于2014年10月底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同年12月31日财政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5年4月2日,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正式公布。此后,住建部又于6月10日下发文件,将三亚列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双修")以及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简称"双城")的试点城市。2016年4月27日,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公布。一时间,"海绵城市"建设成为行业内外的热点话题,在全社会掀起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


关于“海绵城市”的的概念,国际上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例如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Budge,2006)。近年来,更多的学者是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海绵城市”、”城市海绵”、“绿色海绵、”“海绵体”等这些非学术性概念之所以得到学界的广泛应用,恰恰在于其所代表的生态雨洪管理思想日益得到广泛认同,尽管表述有所不同,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从1997年开始,俞孔坚及其团队就开始将城市水系统作为研究重点,继而用“海绵”概念来比喻自然系统的洪涝调节能力,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 (俞孔坚,李迪华,2003)更早关于生态雨洪管理及生态治水的系统论述是2001年笔者和同事们提出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战略”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2001),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来进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的两大战略都直接针对城市生态雨洪管理的,包括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和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严厉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河道渠化硬化、城市建设中的“三通一平”破坏大量城乡湿地等现象,指出:要通过维护和完善城市的河流水系网络和湿地系统,来给城市提供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干净的水,调节干旱和雨涝,补充地下水,为多样化的生物提供栖息地,和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审美启智的服务。这十大战略继而于2004被收入建设部《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俞孔坚,李迪华,2004)。提出了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应用于包括中国国土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台州、威海、菏泽、东营、北京等区域性的生态规划,以及在全国近200个城市的生态规划和设计中(俞孔坚,等 2005;俞孔坚,张蕾,2007;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2008;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等,2010;俞孔坚,王思思,乔青,2010;俞孔坚,张媛,刘云千,2012;莫琳,俞孔坚, 2012;宋云,俞孔坚,2007)。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海绵体或“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在国际上陆续发表并获奖;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的遂宁市、迁安市和西咸新区在其规划设计及河道整治等工程中均应用了这套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和技术。


一些更早的海绵城市实践案例包括2000年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其设计采用了人工湿地收集雨水和净化中水的绿地系统,被称为大地生命的细胞(俞孔坚,张东 等,2001;俞孔坚,李迪华,孟亚凡,2001);2001年,在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内成功实施了具有弹性适应能力的栈桥式水岸的设计,(俞孔坚,胡海波,李健宏,2002);在2002、2003年期间,在浙江台州永宁江的生态修复中,大胆尝试了将水泥防洪堤砸掉,取而代之的是与洪水为友的、并更具适应性的生态防洪堤和乡土野草护坡,河床底部也恢复了深潭浅滩的动植物栖息地(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2005);同期,在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设计中,设计了稻田,并通过校园的雨水收集,来灌溉校园稻田(俞孔坚 韩毅,韩晓晔, 2005,);在2005年的秦皇岛汤河公园二期设计中,探讨了用最少的干预,避免水泥堤坝工程,通过引入一条红飘带(500米长的座凳),成功地将荒野的河漫滩转变为市民热爱的城市公园,在维护滨河地段的生态完整性的同时,创造了具有当代气息的城市公共空间(俞孔坚,陈晨, 牛静,2007)。2005-2006年期间,在进行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整体校园景观改造中,系统运用了生态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对建筑四周的散水、道路两侧的绿地、以及校园内部的广场和停车场都进行了可渗透的生态设计。同期,中共中央党校的东部园区进行了生态改造,引入了绿色海绵和生态雨洪管理的理念,砸掉了其中水系的水泥硬化水岸,恢复了滨水生境,并引入大量可渗透的活动场地; 2007年的天津桥园湿地系统,通过简单的填挖方,形成泡状生态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进行城市棕地的生态修复,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俞孔坚,石春,文航舰,2006; Yu,2010);类似的绿色海绵工程也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俞孔坚,凌世红,刘向军,2009;YU,2011; 俞孔坚,2011)。2015-2017年期间,俞孔坚团队在海南三亚海口市的大规模海绵城市和“城市双修”实践,则集成应用了其过去近二十年的知识和工程经验积累,并获得住建部通过官方途径在全国推广。2018年在俄罗斯卡班湖的生态修复工程的建成,标志了俞孔坚及其团队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在国际上的大规模推广。而土人设计项目的屡屡获奖,包括12项ASLA奖和5项 WAF世界景观奖,也标志着俞孔坚及其团队的、包括海绵城市建设在内的景观设计成果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随着城市洪涝灾害的频发,“海绵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得到社会各界认同,在很多重要会议和媒体采访中,俞孔坚均在呼吁“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并为北京、厦门、重庆等多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建言献策(刘巍,《瞭望》新闻周刊,2012;廖靖文,广州日报;卢月,厦门网,2013;谈露洁,弋静,2013;王丽娟,2013),包括给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及北京市最高决策者建言(俞孔坚,2012)。


近年来,生态治水和生态雨洪管理的理念逐渐获得学术界和业界的认同,也更多将“海绵城市”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多项规划设计实践中(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2014;王云才,崔莹,彭震伟,2013),例如董淑秋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董淑秋,韩志刚,2011);台湾水利署也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


∆ 2000年设计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绿色海绵系统:生命细胞概念,绿地吸收和净化雨水和中水(俞孔坚,张东 等,2001)


∆ 2007年建成的天津桥园:城市海绵系统,收集雨水并用于棕地的生态修复(Yu,2010 )


∆ 2007年建成的海岸带生态海绵系统: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俞孔坚,凌世红,刘向军,2009)


认识和理解海绵城市的一个关键事件是2012年北京的721大水。当时造成79个生命丧失和全城瘫痪。而在这一年中的大量关于“看海”的报道和公众舆论,使海绵城市最终被作为决策层的关注热点,成为国家战略。“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将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更有力的推广。 “海绵城市”国家行动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启了希望旅程,它是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综合解决城市众多生态与环境问题的系统途径,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等。


本专题将结合海绵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梳理俞孔坚及其团队在开展海绵城市的学术研究及工程实践方面的一些工作,以及通过媒体和与决策者的交流互动,来实现知识服务于社会的努力过程。这里只是从一个方面来梳理海绵城市在中国的发展,不排除其他优秀学者和团队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Upward
  • 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2001年,提出“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战略,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生态雨洪管理及生态治水的理念。发表了: 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55-68 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9-13 ; 并研究了江南水网景观,见:江南渠网景观的格局分析与生态规划—以江苏省杨中市为例,周光召主编,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668

2004年,提出河流及滨水区的多目标设计,发表了: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 ——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4(5):28-32;并且设计建成了浙江台州永宁公园,实现了首例将水泥防洪堤拆掉,修复河流自然形态,并获2004年ASLA年度设计荣誉奖,并发表论文: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中国园林,2005:5:1-7。开展了多项有关河流生态修复及多目标设计的实践;遵循自然过程的河流防洪规划——以浙江台州永宁江为例[J]. 城市环境设计, 2008 (4):29-34

2006年,尝试用绿色海绵技术,改良土壤,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探索低成本改造盐碱地的方法,完成了天津桥园的设计,见论文: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案, 建筑学报, 2006(5):80-81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城市废弃地修复设计——以天津桥园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8(7):18-23An Ecosystem Services-Oriented Regenerative Design, Topos, 2010(70):28-35

2011年9月13日,俞孔坚通过水专项办公室向住建部提出两项 “未来五年或十年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新技术”,包括:(1)城市雨洪蓄排利用新技术:城市海绵——雨洪公园解决城市内涝(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为例);(2)自然生态处理系统(湿地或慢滤):生命的景观——上海后滩公园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并分别以群力湿地公园河上海后滩公园为例,发表了解决城市内涝的绿色海绵技术和水净化的人工湿地技术: 俞孔坚,城市绿色海绵——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学,2011,20:88-95; 和 Kongjian Yu, Stormwater Park For a Water Resilient City: Qunli National Urban Wetland, TOPOS,2011(77), Making Space:72-77Kongjian Yu, Landscape as a living system: Shanghai 2010 Expo Houtan Park, in: Matthias Richter and Ulrike Weiland (Editors) , Applied Urban Ecology: A Global Framework (editor ), pp.186-192.

2012年9月24-16日,住建部城建司在铁岭市组织召开“全国城市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场会”,俞孔坚做主旨报告:“绿色海绵: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生态途径。”正式向来自全国的风景园林界专家推广海绵城市理念。

2019年,《生态学报》2019年第16期专题发表俞孔坚及团队的设计生态系统绩效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 设计生态系统绩效研究专题导读. 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划定方法及实证研究. 北运河流域雨洪“源-汇”景观时空演变.暴雨和缓冲带特征对城市滨水缓冲带雨洪消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机制.不同设计参数对雨水湿地水量水质的调控规律.基于燕尾洲生态护堤模式的金华江流域防洪效应研究.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设计与评估——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宜昌运河公园多塘型城市绿地水质水量调控效果及运行研究.城市湿地公园使用者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其行为偏好——以宜昌运河公园为例. 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后综合效绩评估——以广州大观湿地为例. 校园再生水回用人工湿地景观绩效评价及优化设计——以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 迁安三里河滨水缓冲带雨水径流及污染物消减效果与设计优化. 共12篇文章。
Upward
Upward

宏观——海绵国土与海绵区域总体规划

宏观尺度的海绵系统规划和海绵区域规划重点在于根据水文过程的空间分析,用生态的理念,在国土和区域尺度上,通过构建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来保护关键的水生态过程,实现和谐的人水关系。

中观——海绵城市控制性规划

城区开发和建设的尺度,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中观尺度,从数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在这个尺度上的核心问题是:(1)延续宏观生态基础设施和海绵系统规划的空间格局,将城市的“海绵系统”明确落地,确定其性质和边界;(2)明确“海绵系统”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关系和量的关系,作为海绵城市控制性规划导则;(3)制定规划范围内的保护和开发建设的导则;(4)对海绵系统本身提出规划和设计概念,直至海绵系统的建设方案。

微观——绿色海绵工程系统设计与案例

面对日趋严重的城市缺水、内涝等问题,不仅要依靠城市尺度的规划来解决,更要发挥每个个体的作用。家庭水生态基础设施,是国土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在社区尺度的延伸。利用每一个家庭细胞和社区绿地,收集雨水,绿化屋顶和庭院,则城市中20%以上的居住用地将成为城市雨水的收集海绵,城市内涝问题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2021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本书以人类进化和文化的生态经验为主线,结合作者多年来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景观模式,如山水画、山水诗及园林艺术中的景观,与日常行为和统计心理学的理想景观模式等具有的共同结构特征,从而对中国景观理论进行了地理、文化、生物和哲学意义上的阐释。与此同时,作者尝试揭示人类理想的景观及其深层含义,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作者十多年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并揭示其背后的意义。本书对于发展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关照作用。

2021 构建和修复一个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洪涝灾害正越发频繁地造访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反映出现代城市缺乏应对不确定的自然灾害的韧性,以及整体水生态系统处于病态的现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健康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笔者强调了从系统层面出发探讨水相关问题的必要性,认为应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来理解、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并评价其健康状态。只有赋予水充足的空间,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构建水安全格局,才能有效提高水生态系统韧性、修复水生环境与生境,进而重建水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关系,滋养健康繁荣的生态文明。

2021 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的结构特征与当代价值

水文化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传统水文化景观作为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水文化景观概念,即人类通过水事活动对其所处环境进行改造而产生的景观,是人类对水利用、改造和管理的综合结果。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持续了上千年,作为一个系统概念,集中展现了徽人的生态智慧:以塘、堨、水口为代表的各构成要素相互依存,形成了聚落、农田、河流等景观组分,并适应了盆地、溪谷、山丘等地貌条件,构建了城镇、村落及生产的水安全格局。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依赖于长期的维护和管理,是徽人的生活基础和徽文化的表征。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是当代水利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补充,是海绵国土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也是遗产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

202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滩区生态修复模式探索——以郑州黄河滩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下游的黄河滩地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黄河下游滩区自然环境相对复杂,加之受到防洪政策、农业活动、村庄建设、生产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遭受到较大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严重,影响黄河流域的健康发展。郑州黄河滩地公园规划设计项目通过科学识别黄河嫩滩、二滩和高滩的特征,落实分区、分类施策的三滩生态修复措施,突出黄河滩地原真性和自然特色,完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全方位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引入沿黄慢行系统与休闲创意产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获得高品质的文化感知与休闲体验,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统筹应对黄河滩区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等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2021 望山生活:基于自然的乡村振兴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6月23日,我国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发布了《IUCN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中文版)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

2021 棕地再生——2020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设计实践与技术应用

邯郸园博园位于邯郸市复兴区,是邯郸的母亲河—沁河汇入邯郸市的源头,后因城市扩张以及工业发展,这里变成垃圾遍地、臭水横流的工业废弃地。土人设计以“山水邯郸,绿色复兴”为设计主题,用当代的技术、当代的设计、当代的语言,尝试修复生态基底,重塑绿色环境,践行“海绵城市”与“城市双修”的理论,让复兴区实现由“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的华丽转身 ,大幅度提升所在区域的蓝绿空间占比。不仅满足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的使用需求,还补充了邯郸城市缺少大规模公共绿地的功能短板,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成为生态秀美、业态丰富的城市新发展引擎。在“园博效应”的带动下,以“园”带“城”,为复兴区和邯郸市的商贸、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本次邯郸园博会项目的总体设计,是一次城市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也是国内完全采用现代园林设计手法完成的首个园博会项目,是一次 EPC 项目协作的经验积累,也是对棕地再生设计的一次全面归纳,本书中土人设计总结出规划、 建筑、景观实践的做法,以期为对未来同类项目的技术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2020 桃花源与生存的艺术:我的治愈地球之旅

10月8日,国际景观学与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2020年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揭晓,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荣获该奖项。这是国际景观学与风景园林界授予具有杰出贡献的景观设计师和学者的最高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俞孔坚发表主题演讲,回顾了自己的学术与实践生涯,本文为此次演讲实录。回顾过去,俞孔坚认为,他的乡村景观体验融合了现代的景观和城市主义概念、可持续性和美学观,使他有能力应对当今行业所面临的一些常见挑战。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他认为,这正是值得我们清醒反思人类与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时刻。但他也相信,在疾病的流行及气候变化等危机下,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景观不仅可以治愈身心,还可以治愈地球本身。

2020 两种文明的斗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存在世界观、方法论和技术论层面的对抗。笔者曾参与了4次与工业文明相抗争的行动:云南大理双鸳溪河道硬化和渠化工程反对运动,但最终未能挽救这一积累了千万年的自然资产的流失;同样以失败告终的北京河流工程化抵制行动,揭示了河流工程化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巨大破坏力;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大辩论"的初步胜利象征着对中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一次启蒙;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使人反思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推动了利用自然途径建立"绿色海绵"的全国性运动。基于此,笔者认为,保护自然和基于自然来解决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环境问题将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城市发展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人类终将借助自然力量—而非依赖工业文明的工程技术手段—缓解环境危机、塑造城市韧性并实现社会进步。

2020 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工: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之本

笔者近来造访了三座在人居环境上颇具挑战性的城市,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为应对洪水、满足城市供水,城市建设日渐侵蚀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导致当地水资源逐渐耗尽、城市下沉,当地富有特色的水上田园也消失殆尽;在孟加拉首都达卡,水体污染问题严峻,城市公园弥足珍贵,成为了人们少有的喘息之地;在泰国首都曼谷,为应对洪水而增建的闸门使得昔日繁荣的运河光景不再,水上社区和街市逐渐荒废,城市道路拥堵和大气污染随之而来。所有这些都是国土空间的规划问题,其核心和关键是如何在自然基底中为发展中的城市选址,以及如何在城市的基底中保留和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之根本是让自然做功,并收获自然所提供的免费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福祉的基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2020 城市化背景下陂塘水文调节能力变化研究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陂塘等小型水体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度减少,区域水文调节能力受到显著影响。以重庆两江新区肖家河和后河流域为例,以2000、201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定量化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城市化前后陂塘在不同水文年份下拦蓄地表径流、灌溉农作物和削减峰值径流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城市化后陂塘的消失使研究区在遇丰水年时的洪涝适应能力和遇枯水年时的干旱适应能力大大减弱。陂塘旱涝调节能力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枯水年的作物供水量减少了近1/10;平水年、偏丰水年和丰水年间的年雨水调蓄量减少了约1/3;对单次暴雨的洪峰削减能力减少了近1/4。

2019 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人类对美好城市的憧憬下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由于时代的局限,由于城市决策者、规划者和建设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局限等,城市往往丑态百出、百病缠身,集中表现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因此,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如何保障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这一目标可通过四个途径来实现:一、以生态优先的规划方法,重建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格局;二、道法自然,以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健全生态基础设施,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三、通过城市设计和城市修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及形态;四、通过倡导循环经济,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维护自然的健康。综上即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哲学、科学与艺术的关键之处。

2019 道法自然的增强设计:大面积快速水生态修复途径的探索

农民利用千百年积累的生态智慧,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最少的投入,实现大面积的改变,营造可持续的、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地球表面景观。文章探讨了如何重新发掘农民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进行大面积水生态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案例。基于作者及其团队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传统生态智慧—模式提炼—增强设计—运行检测(POE)—模块技术—现代生态修复工程"的研究和实践路径,将传统农耕生态智慧进行了增强设计,形成了模块化的当代生态工程技术,用于大面积国土生态修复,尤其是以水为核心的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生态修复,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中进行实践并得到检验。

2019 设计生态系统绩效研究专题导读

面对全球,特别是中国大范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设计生态学应运而生: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关系,修复、重建甚至创造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途径。人类有关生态科学的研究成果、古老文明的生态智慧积累和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设计生态的三大灵感源泉,使设计的生态具有基于自然的、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特质。本专栏发表了对若干人工设计生态系统的绩效研究,研究结果已经给设计生态学在解决中国当下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前景带来希望,尤其在城乡大规模生态修复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生态学必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一门崭新而极富挑战的新学科。

2019 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划定方法及实证研究

我国面临着多方面、复杂的水生态问题:洪涝、干旱、水质污染、水生生境丧失以及人水关系日益疏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赖单一目标的灰色工程方法,而必须从维护和保育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来系统地解决问题。为此,如何定义一个相对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的边界、划定维护其安全和健康的底线,即水生态空间红线,是用生态方法综合解决水问题的基础性的工作。研究提出了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为核心的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提出了以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基础的水生态空间红线划定方法和"水生态问题分析-水生态过程模拟和评价-水生态安全等级划分-水生态安全格局判定-水生态空间红线的划定"技术流程,分别划定水资源供给保护、水文调节保护、水生命支持和水文化保护四种类型的水生态保护空间红线,在此基础上,整合为综合的水生态空间红线,它呈现为对水生态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点、线、面和空间联系所构成的空间格局,并以雁栖湖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2019 城市与自然生态

本套书以“城乡发展基本规律和绿色发展基本原则”为总论,围绕人与自然、指标体系、支撑体系、区域一体化、城乡关系、规划体系、居住保障、城市形态、社区建设等10个主题,向住建部管理人员普及绿色发展理论。本书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重点论述绿色发展理念、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等。推动“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关键在人。为帮助各级党委政府和城乡建设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地理解推动“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的初心和使命,组织专家编写了这套以“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为主题的教材。这套教材聚焦城乡建设的12 个主要领域,分专题阐述了不同领域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方法和路径,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阐述推动“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应当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

20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云南坝美,可能曾经是中国大地上最后一处"桃花源"。这里有良田美池,群山环绕,只能乘船出入,人们生活怡然自得。但当我慕名前往之时,一切都已变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发商或工程公司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抑或是源于当地人对发展的诉求。可是如此发展,其价值也将消失殆尽,所谓的"经济效益"也将荡然无存。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并没有错,错在于决策者们不懂得生态和美,而生态和美才是经济效益的保障。 

2018 海绵城市十讲

书中指出,中国当代城市建设需要倡导一种“大脚”美学,它包括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用“逆向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变原有的机械的思维方式。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认识到大脚的美是环保的、健康的、丰产的、生机勃勃的,是一种新时代的美。俞孔坚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时代呼唤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道。而“海绵城市”应对了世界性难题,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生态之道。【详细】

2017 海绵城市技术探索之集成 《海绵城市景观工程图集》

这本图集是集土人设计近20年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些技术探索之集成,在俞孔坚教授的带领下,历经三年的酝酿、通过反复筛选、优化和多名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的审查,终于编织完成。主要针对景观工程设计行业的相关人群使用,适用于景观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系列可复制的工程做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以工程详图为基础,配有实际建成项目案例的实景照片做辅助,让相关设计人员对图纸和建成项目实际效果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详细】

2017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这本书阐释了精心规划设计的人工湿地功能和性能如何为人类和环境提供各种各样的效益。它记录了自由水面湿地、水平和垂直潜流湿地、混合湿地和生物滞留池的当前设计和规范;探索怎样规划、建造、设计和监测这些自然系统。书中结合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案例进行说明城市洪水管理、雨水治理和绿色基础设施策略。【详细】

2016 论生态治水:“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

“海绵城市”是一种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它是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模式。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用生态学的原理,用国土和区域生态规划的方法以及景观设计学的途径与技术,来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等综合目标。它必须放在综合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从区域到局地尺度上探索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就是“海绵国土”的建设。它们将以其中国性和国际先进性的结合,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详细】

2016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上 / 下)

该书是俞孔坚及其团队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系统解决以水为核心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方法论—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即绿色海绵系统),来系统地、综合地解决城市水及其他生态与环境问题,并将保障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详细】

2015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

"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采用,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已经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有力的推广。但是,相关操作指南在具体技术层面的诠释未能摆脱对"工程性措施"的依赖。"海绵城市"实际上是建立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建设模式的新概念,强调用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的水问题;同时"海绵城市"也为城市的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如何适应洪涝,提出了与自然过程相适应的策略。"海绵"的概念不但应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该在区域和国土范围内体现,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海绵国土。【详细】

2015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案例,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指出“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详细】

2015 "海绵"的哲学

慢下来而非快起来,滞蓄而非排泄,"海绵"的哲学是将水流慢下来,让它变得心平气和,而不再狂野可怖;让它有机会下渗,滋养生命万物;让它有时间净化自身,更让它有机会服务人类。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当代工程治水忘掉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以柔克刚,却崇尚起"严防死守"的对抗哲学。千百年来的防洪抗洪经验告诉我们,当人类用貌似坚不可摧的防线顽固抵御洪水之时,洪水的破堤反击便不远矣。"海绵"的哲学是弹性,化对抗为和谐共生。如果我们崇尚"智者乐水"的哲学,那么,理水的最高智慧便是以柔克刚。【详细】

2014 《〈六盘水建议〉——重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水生态文明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加强水国情和水文化教育,普及正确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利用的新知识与新观念,倡导水的完全价值观和生命之水的系统观,倡导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科学用水。   ——落实中央提出的“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国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高度重视水问题,努力恢复水系统生态,建立对水资源和水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   ——将水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介质与国家战略性资源,将河湖水系统作为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元素和骨架,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倡导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的国土开发和城镇建设的“反规划”途径。   ——避免粗暴的河道渠化、硬化和水坝工程,倡导以蓄水、滞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治水理念,在国土、区域和城乡各个尺度上建立“海绵”系统。 【详细】

2013 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

我不是无为主义者,更不是在否定人类的当代文明,我是在呼唤更智慧、更文明和更系统地整合自然与人文过程的新型的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也就是将景观作为基础设施,来系统地解决当代城市的种种病症,包括区域和局地的洪涝灾害、干旱、水和土壤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日常出行的困难、对自然的疏离、环境体验的枯燥、社区认同感的淡薄等。它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城市图景:丰产、节约、基于自然系统而不乏人类智慧的创造、弹性的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新桃源,低碳、智慧、生态的新生活;它将推动我们创造新的文化,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 【详细】

2012 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

对待中国的城市雨洪,正确、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做法是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滋润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一个简单的算数是,只要城市的绿地标高普遍低于道路20公分,我们的城市就可避免雨涝灾害;同时,利用大多数城市都有的河流湖塘,承担雨涝调蓄的功能。古代中国城市适应内涝的智慧之一是将城市建在水中央或者把水留在城市中和城市四周。但目前这些绿地和自然水系并没有很好发挥滞蓄雨洪的作用,却往往成为城市的负担。原因之一是它们分属不同部门管辖,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目标。 【详细】

2012 俞孔坚:让雨复活吧

小时候的雨落到地上,消失在路边的草丛或是长满庄稼的地里,滋润着地上的草木。连续的降雨之后,路边、河边的草滩便开始像海绵一样,吸纳着雨水,然后缓慢释放,流入池塘。经历漫长旱季的池塘登时充满了生机,青蛙从四周汇聚,蛙鸣在雨后响起…… 因此,我要呼号,快让那天外来雨复活吧!不要再用钢管和水泥捆绑那柔软的雨水了,让她重见阳光和绿荫,给她留下可以回归土地的草滩,可以流向河湖的绿道,可以滞留与净化的洼地,还有那大大小小的湿地,接受她那滋润万物的善良和温存。 【详细】

2012 建筑与水涝共生: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利用景观滞留和净化雨水来起到海绵的作用,是常规市政工程以外的,能对城市雨洪水管理发挥很大作用的很好途径。刚获得2012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杰出设计奖的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它整合了大尺度雨洪景观管理和城市乡土生境的保护、地下水补充、居民休想和审美体验等多种功能,对综合而明智地解决城市雨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详细】

2009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资源,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上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明智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为明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区划。 【详细】

2007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

黄河以其善淤、善决、善徙的个性,塑造了黄泛平原上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本文以黄泛平原的古代城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黄河泛滥区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总结了古代城市三大主要防洪治涝的适应性景观遗产:择高地而居,城墙和护城堤,以及蓄水坑塘。这些文化景观折射了黄泛平原特有环境下真实的人地关系,饱含着古人应对洪涝灾害的生存经验,对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仍大有裨益。 【详细】

2005 论“反规划”

指出导致系统性的、全国性的城市环境危机和城市功能与结构混乱的主要根源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规模――性质――空间布局”为模式的物质空间规划编制方法论;基于现行方法论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一种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上的空中楼阁。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规划”途径:强调一种逆向的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即生态基础设施,用它来引导和框限城市的空间发展。 文章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是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关键。“反规划”途径试图通过建立保障自然来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来综合地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城市的功能结构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特色以及城市的形态问题。【详细】

2001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无汽车绿色通道;开放专用绿地;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等十大战略。 【详细】


Upward

2021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2021 构建和修复一个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021 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的结构特征与当代价值

202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滩区生态修复模式探索——以郑州黄河滩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2021 望山生活:基于自然的乡村振兴模式

2021 棕地再生——2020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设计实践与技术应用

2020 桃花源与生存的艺术:我的治愈地球之旅

2020 两种文明的斗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2020 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工: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之本

2020 城市化背景下陂塘水文调节能力变化研究

2019 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2019 道法自然的增强设计:大面积快速水生态修复途径的探索

2019 设计生态系统绩效研究专题导读

2019 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划定方法及实证研究

2019 城市与自然生态

20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2018 海绵城市十讲

2017 海绵城市技术探索之集成 《海绵城市景观工程图集》

2017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6 论生态治水:“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

2016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上 / 下)

2015 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

2015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2015 "海绵"的哲学

2014 《〈六盘水建议〉——重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水生态文明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2013 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

2012 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

2012 俞孔坚:让雨复活吧

2012 建筑与水涝共生: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2009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

2007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

2005 论“反规划”

2001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Upward
Upward

每逢暴雨,便开启“看海”模式。这是近几年,很多城市患上的严重内涝城市病,有没有解决“逢雨看海”的办法?如何让我们的田园,我们的江河回归它的健康美丽?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提出了“让小脚变大脚”、“通过设计,让大脚变成美丽的大脚”两大策略,提出与洪水为友、让土地回归生产等多种解决雨涝的方法,并付诸实践。近二十年来,俞孔坚和他的团队以海绵城市的理念,完成了一系列可复制的工程范例。

海口大讲堂 | “海绵”课堂

凤凰大讲堂 | 俞孔坚谈海绵城>市与生态治水(上)(下)

CCTV9 纪录频道 | 海绵城市: 自然与城市共生【Ⅰ】【Ⅱ】

路透社影响力全球峰会 | 治愈城市环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2021 Frontiers Forum | 治愈地球

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与世界对话太平洋未来论坛2020

哥伦比亚大学专场讲座:深邃之形

Discovery《智慧中国》| 智慧星球

一席 | 大脚革命

CCTV-新闻《新闻调查》| 俞孔坚访谈之“会呼吸的河道”

土人设计 | 海绵城市不遥远

大脚革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慢城是个美丽中国梦

凤凰网-乡愁

法国纪录片-非凡的园林

对话河北省邯郸园博园

北京卫视:家园四十年 对话中关村

No Time to Wast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the Global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nature-based solutions

Design with nature

Will China and the US put aside rivalrie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 Architect's Approach to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山西卫视 《转型进行时》:让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

柯布共同福祉奖

筑梦人

泰国Nature Based Solutions for resilient Cities

伯克利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Forum

威尼斯双年展 Resilient landscape for resilient communities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演讲:海绵城市

Mashable:在与极端洪水抗争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决定转向自然的方法

朝日新闻:中国的海绵城市构想

Bioneers:”海绵城市“—来自中国的智慧,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BBC: Sponge cities that fight flooding

How to Protect & Supply Megacities Through Nature